第320页(1 / 1)

加入书签

('

除此之外,就是探班《突袭》,以及《宝贝计划》。

还有就是与江志墙会面。

江志墙闻言,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转身从自己的背包取出一份资料,递给了李声耀。

“李导,你看看这个,这是《出拳吧,爸爸》在北美市场影碟的销售明细,以及少量的电视播放权费用账单。”

好莱坞大片,真正赚钱的是周边和后期。

就像是《碟中谍》系列,每次都投资那么多,两三亿美刀,阿汤哥还要分成。

就算全世界票房七八亿美刀,也就刚刚回本。

但是电影一直能拍下去,就是这边电影下画之后,才是真正制片方赚钱的时机。

全世界流媒体的影视版权,电视的播放权,以及碟片的租售,这些几乎可以说是纯利润了。

也就是碟片制作发行会分出一点钱出去,但不超过百分之三十。

碟片成本非常低,往往是售价的十分之一。

《碟中谍》这样的大片,电影下画后的收入两三亿都不是问题。

而如果有周边,那就更赚了,就像是《冰雪奇缘》大爆,电影上映后,女主角的娃娃销售量超过了芭比娃娃,让迪士尼大赚一笔。

欧美的版权保护对于影视剧的制作方还是非常有利的。

这也是李联杰能在好莱坞拿一千万美刀片酬的原因。

不然的话他那些电影,票房都不高,指着那些票房,电影公司早就亏死了。

李声耀展开资料,看了起来。

《出拳吧,爸爸》在欧美的发行以及版权代理全权交给了江志墙。

电影已经在北美放映,不过票房分成还没有那么快。

倒是碟片的收入快一些。

另外一些北美的华语电视台也购买了《出拳吧,爸爸》的播放权。

两笔收入加起来总共是八十多万美刀,扣除江志墙的佣金,还有八十万美刀,虽然不是很多,还终归是钱。

“李导,没有问题的话,我等会儿给你转过去。”

李声耀点点头,“没问题。”

江志墙跟着说道:“欧洲那边也有一些收入,还没有那么快到账。”

李声耀点点头,“没事,我理解。”

他实际上刚刚从法兰西回来。

他去那边自然就是去勘景,然后就是拜会大使馆的领导,说出了自己拍电影的安全忧虑。

大使馆的领导给他介绍了华人商会的人,随后通过华人商会,李声耀与本地一家安保公司高层洽谈,做了一笔交易。

在六月七月八月三个月的拍摄期间,风华以每个月五万欧元的价格雇佣他们,而这家安保公司则负责剧组人员拍摄期间的安全。

以华人商会的说法是,“我们都是过来求财的,不要陷入太深,让这些本地人自己去解决问题。”

对于这个看法,李声耀非常认可。

他没有整治巴黎治安的想法,这里乱不乱跟他没关系,别打扰他拍戏就行。

把自己摘出来,让本地势力去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更好。

江志墙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李导,我过去帮人发行,那些电影公司的老板催着我,你不一样,你是做大事的人,你沉得住气。”

李声耀摇摇头,“我不行,我一样冲动,不过我了解游戏规则,现在还不到分钱的时候。”

按理来说,影院现金流应该很牛逼。

但是没办法,全世界都是这个吊样,分票房的时候扣扣索索,拖拖拉拉,一般都是一年到一年半才会把票房分成给制作方。

江志墙哈哈一笑,他随后问道:“李导,《飓风营救》全球发行吧,你打算交给谁?”

茶餐厅非常吵闹,顾客进进出出,还有小孩子大喊大叫。

空气中飘散着酱油和醋的味道。

服务员冷着一张脸,就像是死妈一样。

按理来说,这里绝对不是谈事情的地方。

但在港岛,就算是有钱人也喜欢在这样的地方聊生意。

江志墙忽然问话,李声耀喝了一口豆浆,“华纳方面已经联系了我,说我可以帮我全球发行,我暂时还没有答应。”

全球发行说的高大上,但实际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好莱坞大片可以全球发行,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有优质商品。

就像是华纳,他们以前有很多好电影,在全世界主要的国家放映,与那些国家本地的发行商建立了联系,有了渠道。

于是当他们有新电影的时候,几个电话就能解决发行问题。

而华夏电影,想要全球发行,如果你的电影足够好看,自然也行。

在李声耀前世,《无极》和《赤壁》都全球发行了,在欧洲几个大国都上映了。

当然票房不太行,开画场馆不多。

你有好电影,没有人会嫌弃的,更加不存在说故意刁难。

发行商多了去了,他们又不是铁板一块,齐心协力封杀你的电影。

对于外片,欧美发行费用一般占票房百分之十七左右,影院拿百分之四十八。

也就是说制作公司能拿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的票房。

李声耀之所以找程龙,就是因为程龙是一个品牌,一张名片。

有程龙,欧美的院线至少愿意试一试,如果质量好,能赚钱,他们肯定会大规模放映,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华纳的确联系了风华,想要为《飓风营救》发行,他们的条件是百分之二十的发行费。

比百分之十七高一些,但也是合理之中的。

毕竟华纳也算是中间商,他还要联系其他国家发行商。

不过李声耀没有同意。

他还是希望把这个钱留给本国人。

发行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活,实际上就是拼人脉。

也就是内地电影质量不太行,如果内地电影能像好莱坞一样大规模输出,内地的电影人自然而然就能认识其他国家的发行商了。

李声耀每年一两部电影,没必要自己安排人去世界各国拉关系。

如果他电影产量多,他甚至都会自己去搞一个海外发行公司。

江志墙闻言,眼睛一亮,“李导,我来帮你发行,百分之十九发行费。”

扣除欧美各国百分之十七的发行费用,这样江志墙就赚百分之二。

这个费用比华纳便宜一个点,这是好事。

不过有些事李声耀还是要跟江志墙说清楚。

“江先生,我请程龙演《飓风营救》,是为了在全球大规模放映,不是说每个国家,小小的开画,放映一两百场,我需要在欧美各国都大规模上映。”

他的意思是要江志墙利用人脉,尽量为《飓风营救》争取更多的排片。

“李导,关于这一点,我只能说我会竭尽全力,最终还是要看电影质量,质量好,那自然没有问题,我说话也有底气,质量不行,那就不可能了。”

江志墙微微一顿,“程龙的《神话》在漂亮国也是小规模上映。”

程龙从好莱坞回来,《新警察故事》没有在漂亮国上映,好莱坞没有发行商愿意发行,他们都没有信心,觉得这部电影连发行成本都赚不到。

大英发行商头铁,将《新警察故事》在大英上映,结果两周只有三万英镑的票房,亏出翔了。

《神话》借着此时内地古装大热风潮,在漂亮国上映,不过不到两百万美刀票房。

所以说终归还是要看电影质量。

李声耀笑笑,并没有接话。

江志墙却是接着说道:“李导,作为朋友,其实我想要劝劝你,程龙在全世界,的确是巨星级别的演员,他现在回好莱坞演电影,演《尖峰时刻3》《沪城正午》,应该能拿两千万片酬。”

“但是呢,欧美那边电影观众更加成熟,他们那边对口碑非常重视,就算是粉丝,也非常理性,质量不行,一样很难赚钱。”

“并不是说有了程龙,就能赚大钱。”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