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页(1 / 1)
('
念在以往的情分,江澈不得不提点了一句。
“江澈,感谢!~”
“所有话都在酒里了。”
尽管江澈只是用孩子来打比方好像什么都没说,可这跟直接告诉他有什么区别。
自杨厂长的饭局之后,江澈每到苏省一地都会有当地的官员热情接待,倒不是想干预江澈调研的结果,而是想听听江澈发现了哪些问题,又应该怎么解决。
一路从金陵走到梁溪暴露出的问题都差不多,因此除了沪市这个曾经的十里洋场江澈认真的看了几天,其他都是待了两天和当地官员说了说暴露的问题,至于解决之道,江澈倒是没有说,让他们自己找专家去解决。
“领导!~”
“师父!~”
4月30日一大清早,江澈还没起床呢,马新华和高大鹏两人手拿着当天的早报框框砸着江澈的房门。
睡在江澈隔壁房间的何浩还以为发生什么事儿了,急忙出门查看。
“我说你们俩,这大清早的太阳还没出来呢,你们俩框框的砸门要干嘛?!”
“我跟你们说,要是没有合理的理由,你们俩惨了!”
本来这些天因为行程赶得比较急江澈都很疲惫,现在还没睡醒就被他们俩给叫醒,瞬间起床气达到了顶点。
“师父,你看这里!”
马新华也不管江澈是否生气,指着手里报纸上的一角让江澈赶忙看。
“昨日我国……等地方……日环食……”
“日环食怎么了?又不是世界末日,瞧把你们俩给急得。”
“回去睡觉。”
“师……”
江澈一目十行的看完报道,把报纸往马新华手里一塞,也不顾他们俩还想说些什么,转身便关上了房门。
“你们俩不知道江领导有起床气啊,这么早砸他的门就是为了告诉他有日环食?活该你们挨骂。”同样被吵醒的娄百鸿打着瞌睡幸灾乐祸的说道。
“鸿姐,你是不是把之前在大山市发生的事情给忘了啊?!”
“你看看这张‘预言单’,第一条就是日环食啊!~”
“现在日环食应验了,若是第二条再应验,您说着后面的……”若是平时被娄百鸿这么奚落,高大鹏早就还击了,但是在‘预言单’上事件被验证的激动人心时刻,高大鹏根本没有心思和娄百鸿磨牙。
第431章 我,捐赠两亿!
与江澈挂断电话,娄晓娥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便再次来到‘大社’,刚见到驻地的领导祁正明,娄晓娥都没来得及说话,祁正明就激动的握着娄晓娥的手表达着感谢:“娄女士,非常感谢您为国家捐赠了这么多物资。”
“不瞒您说,虽然这次地震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地震却震坏了不少房屋。”
“震后又是连绵不断的阴雨天,要不是您送去了足够多的帐篷,这么多群众我们都不好安置。”
“再次感谢您的慷慨解囊。”
“祁领导,您这话说的就太见外了。”
“现在国家有困难,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岂能袖手旁观。”
“我虽然人在湘江,可那里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也是我的家。”娄晓娥客气的说道。
“勿怪勿怪,是我太激动说错了话。”
“您请喝茶。”
“不知道娄女士这次来访,是……”
虽然‘大社’和‘小社’一样都挂着通讯社的牌子,但是‘大社’却是国家在湘江的官方代表机构,负责新闻等事宜的则是总编辑室的‘小社’,这件事在湘江几乎家喻户晓。
因为某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湘江当地的望族基本很少会像娄晓娥这般直接上门,有什么事情需要沟通也是通过电话。
“早晨看到新闻里大山市原本那么繁华的地方现在满目疮痍,我这心里就跟揪着了一样难受。”
“我这些年,虽然没赚到什么大钱,但是为国家出一份力的能力还是有的。”
“因此,我想给国家捐点钱,帮助大山市早日重新恢复往日的繁华。”娄晓娥也不和他绕弯弯,直截了当的说出了来意。
“感谢您娄女士,不仅捐赠了那么多物资,现在还惦记着重建的事情。”
“我代表国家向您表示崇高的感谢,谢谢,谢谢您。”
听到娄晓娥说要为大山市的重建捐款,祁正明激动的站起身给娄晓娥敬了个礼。
国家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放出大山市受灾的消息和娄晓娥捐赠物资的信息,就是因为国家也困难,对灾后的重建资金有不小的压力,希望国外的同胞们伸把手。
原以为率先响应国家号召的是以往那几位爱给国家捐赠的爱国人士,没想到娄晓娥刚捐完那么多物资,又想着给国家捐款。
“您千万别这么说,我只是想为祖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就做了点小事,您这么说,我都感觉自己有些无地自容了。”
“这是银行的转账支票,请您收好。”
“祁领导再见,感谢您的接待。”
祁正明一连串的感谢,弄得娄晓娥有些手足无措,紧忙掏出早就开好的支票就要交给祁正明,她可不敢再多待了,谁知道祁正明会再说出什么话。
“娄女士您请等一等,这边还有一份捐赠文件需要您的签名。”
放下支票,娄晓娥转身就要走,却被祁正明叫住了。
“您……您没写错吧?”
当祁正明看到娄晓娥在捐款金额一栏写下一个‘2’后面带着八个‘0’时,自己还掰了下手指头,确定是2亿并且是刀了,祁正明还以为娄晓娥多写了一个或者两个‘0’,连忙出声提醒。
“没有啊,是这么多。”
天天跟数字打交道的娄晓娥听到祁正明的提醒,还以为自己真的写错了,数了两遍发现自己并没有写错。
一脸懵的回答道。
“这……这是两亿刀了啊。”
“您确定没写错?”祁正明再一次善意的提醒道。
他知道娄晓娥名下有不少产业,可除了一个‘特惠卖’好像挺赚钱的,其他公寓租赁和土地之类的赚的也就是些辛苦钱。
这一下捐出两亿,日子不过了!
“对啊,我捐的就是两亿啊。”娄晓娥一脸本就如此的表情回答道。
“娄女士,你想为国家做贡献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也要量力而行啊,不能……”后面的话,祁正明没有再说,毕竟有些话不适合他的身份说出来,虽然这是好意。
“谢谢您的关心,捐完这些钱对我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的。”
“这张支票,您请收好。”
“孩子还在家等我呢,我先回去了,再见祁领导。”
听到这里,娄晓娥才明白祁正明不是不相信自己会捐这么多,而是担心自己捐了这么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微笑着把捐赠文件签完字,再连同支票一起交给祁正明后,娄晓娥便离开了‘大社’。
祁正明拿着支票,看清上面的数字后,手都不自觉的在颤抖。
不要笑话祁正明好似没见过什么大钱似的,两亿刀了就开始手抖了。
这些年国家受灾,湘江没少捐赠。
最多也就是几千万港元,像这种壕无人性的直接甩出两亿还是刀了,他真是头一次见到。
要知道这可是70年代的两亿刀了,不是后世通胀了多少倍的玩意。
咱们国家能从一个农业国家转变成一个工业国,受益于五十年代初期大白熊对我们的援助。
当时大白熊给我们的援助也只有约50亿刀了,我们就创造出这么多工业城市,而娄晓娥一次性就捐助了两亿刀了。
这次大灾难将大山市直接夷为了平地,但是所有的人员和设备早早就转移了,造成的损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娄晓娥这两亿投入下去,大山市重建的资金就不用那般紧张了。
送走娄晓娥,‘大社’领导第一时间便给京城打去了电话。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