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页(1 / 1)
('
“能行嘛?”
道理,江澈翻来覆去的和白玉冰说了个遍,白玉冰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瞧你这话说的,我是孩子的亲爹,又不是继父,我能坑他们么。”
“你啊,只要做好督导的工作就好。”
“我相信孩子们,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瞧白玉冰那一副‘江澈正在坑孩子’的表情,江澈就不乐意了,瞟了她一眼,气哼哼的说道。
“你这人,我不就是随口这么一说么,你还生气了。”
“行、行、行!~听你的还不成嘛。”
见江澈不高兴了,白玉冰的性子立马软化,再一次钻进江澈的怀里,像哄孩子似的哄着他。
“没别的事儿了吧?关灯睡觉吧。”
要是平时,白玉冰这么做,这事儿也就过去了,不过为了断了白玉冰化身成‘虎妈’的念头,江澈装作还在生气的模样。
“等下,还一个事儿没说呢。”
“什么事儿?”
“刚才吃饭的时候,玲玲说她们过两天回老家,你问玲玲怎么回去了吗?”
“肯定是坐火车啊,一千多公里呢。”
这会儿可没有后世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国内第一条高速‘京津塘高速’今年才开始筹建设计,公共交通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当地,后世几乎淘汰的长途大巴这会儿可没有。
现在人长途远行,第一选择也是唯一选择便是火车。
因此,听到白玉冰问江玲玲她们怎么回去,江澈有些懵。
“你想什么呢。”白玉冰被江澈气的翻了个白眼,轻轻的拍了他一下,继续说道:“我是说,你有没有问她买的硬座还是卧铺。”
“将近两千公里呢,要是坐着回去可有的受了。”
“大人还好说,可四个孩子,要遭老罪喽。”
“哎呦,你别说,我还真给忘了,明儿一早我就去问问。”
这倒不是江澈不关心妹妹,实在是他之前天南海北的跑,都是部门给买的票,到哪都是卧铺。
这会儿硬卧当然能买,但是由于运力紧张,硬卧票也是僧多肉少,极难买。
软卧车厢,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需要达到一定级别。
经白玉冰这么一提醒江澈这才想起这个问题,想着现在就去问问江玲玲买的什么,可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经十一点多了。
这么晚了,江玲玲肯定早就睡觉了,三更半夜把她叫起来就为这件事有些犯不上。
再说她们是后天走,明天再问也来得及。
还是女人心细,还真被白玉冰猜中了,江铃玲她们一家七口人全都是硬座。
倒不是江玲玲不舍得花钱,也不是梁鑫不懂得变通。
奈何这会儿临近春节,卧铺票根本买不到。
问清缘由后,江澈一扭头直奔‘铁老大’而去。
在京城混了小二十年,江澈交往的人虽不能说三教九流都认识,但是大多数的衙门口,江澈都是门清。
可铁路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江澈跟京城火车站还没打过多少交道。
虽说不认识火车站的头头脑脑,但是他们的婆婆——‘铁老大’江澈可熟悉的很。
江澈连事先预约的电话都没打,一路风驰电掣直接将场合开入‘铁老大’大院儿,一路腾腾腾直奔‘大总管’的办公室而去。
‘大总管’办公室门前的秘书见是江澈来了,礼貌的打了声招呼,说老板在,便放江澈过去。
“呦,这不是江校长嘛。”
“您整天日理万机的,怎么有时间到我这小庙来啦。”
正在办公的赵宝亮察觉有人打开了办公室大门,以为是秘书,抬头一瞧原来是江澈,起身和江澈一边握着手,一边拿他打趣。
“你这老头,你至于每次见到我都讥讽几句么。”
“再说了,这事儿又不是给我私人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你怎么总是盯着我一个人啊。”
“曾老、马老,你都可以去诉诉苦嘛。”
当初和‘北朝’签订供货合作时,考虑到咱们没有大型船只和经济因素,便是铁路运输为主。
当时想的挺简单,直接把火车开到‘北朝’交给他们即可。
可谁知道‘北朝’不是个东西,没有需求的时候,一两个月没啥动静,要东西了那是整车整车的都拉不完。
铁路运输可都是早就编好组,每一列几点出发,几点到站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因为运输的问题,‘铁老大’差点被整崩溃了。
因此,赵宝亮每次见到有向‘北朝’的运输任务,都会想起江澈,想起他都会恨得牙根痒痒。
“俗话说得好冤有头债有主,这事儿是你牵的头,也是你在最后签的字。”
“别的我不管,这事儿就应在你的头上。”
赵宝亮嘴上和江澈拌着嘴,手上的活计可没停下,拿起一旁的暖水瓶想给江澈倒杯热水,可倒出来的水都冷掉了。
“小刘,去取壶热水过来。”赵宝亮先是冲着外面交代了一句,又自嘲道:“瞧瞧,暖水瓶都不保暖,就这还被人称呼‘铁老大’呢。”
“你可是不好走动的,今儿怎么想起来要到我这来了?”
没热水,那就抽烟。
两杆老烟枪,点上香烟后,赵宝亮问起了正事。
“事情是这样的,我妹婿老家万县,今年想回老家给他爸爸扫墓。”
“不过没有买到卧铺,我这不是想着和您的关系好嘛,您看能不能协调个软卧出来。”
江澈三言两语便把缘由说了清楚。
“这事儿既然你找到我头上了,按说怎么着我也得给办了。”
“可是吧,现在有一事让我比较为难。”
“只要你能帮我把这事儿办了,别说一个软卧,就算是另外给你加挂一节都不是问题!”
第573章 ‘铁老大’也没余粮
“玲玲啊,你们这是回老家探亲呢,还是外出逃难,咋这么多东西。”一进屋看到小山一样的包裹堆,江澈开玩笑道。
“你干就完了,怎么这么多话。”
“早知道我们自己找车了,活没干多少废话倒是不少。”听到江澈叽歪,江铃玲白了他一眼冷哼道。
“你……”
出力不讨好,反倒被噎,得嘞自己的亲妹妹,可不得自己惯着。
江澈苦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干吧。
“栓子来了,先吃点东西,这些让梁鑫他们爷俩搬。”听到江澈说话声,章秀霞端着一锅面条从厨房走了出来,一边给江澈盛着面,一边给江澈解释道:“不怕被你笑话,都是些旧衣服。”
“四个孩子不能穿的衣服,我看着都挺好的,就想着这么放着白瞎了,还不如带回去给老家的孩子们穿穿。”
这么些年江玲玲从江澈家带回多少东西就不说了,江澈和白玉冰送来的东西都数不清。
尤其是衣服,不管是江澈这个做舅舅的还是白玉冰这个做舅妈的,一年四季衣裳,他们还没想起来给孩子们买,他们两口子就早早的给预备上了,一送就是一摞。
等到江波这个二舅回来工作后,也是时不时的给孩子们买鞋子,买衣服。
小孩子长的还快,好些衣服还没上过身,就已经小了。
衣服这么好,扔了吧,章秀霞舍不得,送街坊邻居吧,又有些肉疼,毕竟里面好些衣服她儿子说都是国外的牌子货,可不便宜。
这么多年积攒下来,都快成小山了。
十多年没回去过,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可要是每家都送土特产,那又得送多少?
亲戚有远近,关系有亲疏。
送多了,自己舍不得,送少了,人家还挑理。
思来想去,送啥都不带些旧衣服回去实用。
亲戚们少花钱给孩子们置办衣服,孩子们也有新衣服穿,怎么都合算。
和江家打了这么些年的交道,章秀霞早就知道了亲家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家。
但是,大包小包装了这么多,章秀霞真得跟江澈解释一句,要不然万一江澈误以为自己从老二家扒拉东西补贴老大,这不是凭白给梁鑫找麻烦么。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