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页(1 / 1)
('
“据史料记载,在这500年的时间内,故宫先后发生过上百次大小火灾。故宫的建筑物多为木质梁架的结构,这些干燥的木材是易燃物,一旦宫中发生火情,就很容易引发大火。而故宫冬天有用炭火取暖,照明又是用蜡烛,这些都是火源,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火情。”
“这些水缸都是用来防止火灾,救火的用途。”听到千奇百怪的回答,江佳怡微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基于否定他们的答案,只是做了解释。
“好了,我们……”
“这就结束了?”
“啊?~我还漏了哪里么?”
江佳怡急忙回忆了一番,确定自己把关于水缸的事情都说完了,怎么又被叫住。
“我补充,你来翻译。”
江澈摇了摇头没说话。
又将众人引导到大水缸面前,江澈指着水缸上的痕迹询问道:“大家看这里,你们看看大水缸上的痕迹是怎么造成的?”
“是不是故意弄成这个样子增加摩擦力,好搬运?”劳拉抢先回答道。
“我认为是装饰,毕竟光秃秃的容易反光,刺眼睛。”
“帝王那么尊贵,肯定不愿意自己的眼睛受到伤害,我认为是用来保护眼睛的装饰层。”艾尔伯特也极为感兴趣的参与了竞猜。
“劳拉,你的说法太荒谬了,这可是两吨重的水缸,人力哪里扛得起来。”
“我认为艾尔伯特说的还算比较贴近。”
“不过这也说不过去啊,这上面的痕迹太粗糙,有深有浅,有宽有窄,仿佛是人为的用刀子在上面刮花了一样。”
“华夏的器具你们也都见过,无论大小都是那般精妙绝伦。”
“按道理说,能够给华夏最崇高的皇帝使用的器皿,绝对是制作精良。”
“即便是一口水缸,也不能这么潦草。”
“你们看两遍的兽首多么的精致,缸体总不能这般粗糙吧?”
贾斯汀没猜测原因,只是在他们俩的答案中分析。
“OK!OK!~”
“我们确实猜测不出来,江,你就别折磨我们的脑细胞了,告诉我们答案吧。”
几人围绕着水缸转了几圈,嘀嘀咕咕的也没能讨论出一个所以然。
不想再折磨自己,贾斯汀便催促江澈告诉他们答案。
“劳拉和艾尔伯特的回答都是错误的,贾斯汀猜到了一部分真相。”
“像这样的标准的水缸曾经铸造了18口,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黄铜质地,以前外面全部用黄金做了一层外饰。”
“不过可惜的是,在清末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后,鎏金铜缸上的黄金被外来侵略者给刮走了。”
“你们所看到的痕迹,就是他们用刀刮金留下的累累刀痕。”
“江,我为我的祖先曾经犯下的错误向您道歉。”读过华夏近代史的艾尔伯特当然知道八国联军中包含‘约翰’,因此,看到祖辈留下的累累罪证就在自己的眼前,羞愧的和江澈道歉。
不仅是他,其他所有鬼佬都尴尬的站在原地不知道怎么表达。
第580章 五脊六兽
尽管江澈没有明说,不过站在一旁的江佳怡瞬间秒懂了江澈的想法。
见闺女懂了自己的意思后,江澈便没再多说什么,示意她继续带着大家参观。
从南向北,沿着中轴线,太和殿、保和殿都溜达了一圈,皇帝的后宫当然也是不能放过的,乾清宫、坤宁宫都带着参观了一遍。
一路江佳怡不仅讲述了这些古建筑的背后故事,就连一些野史记载的后宫大乱斗都捡了几个比较有吸引力的详细讲解。
而劳拉这帮没有华夏的历史底蕴的小老外居然也喜欢听,果然啊,只要是个人类就没有不喜欢听八卦的。
不管中外古今,但凡出去旅游必然要买些能代表当地的事物带回去。
劳拉他们自然也不能免俗,于是江澈带着他们一路游,一路看,来到了“外宾服务部”。
别看名字起的挺唬人“外宾服务部”,无非是一小卖部,卖些国人并无兴趣的珠宝翠钻、文房四宝,还有就是故宫修复厂仿制的瓦当、青铜器古董、玉器。
相对于物流园里真假不知的老玩意儿,江澈自然瞧不上这些‘边角料’高仿货。
不过这帮小老外可没见过啊,瞧着柜台里红的、黄的、绿的,晃得众人眼晕,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要给亲戚朋友带什么样的礼物。
瞧见他们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江澈打了个招呼就准备出去找个地儿嘬上两口,解解乏,刚出门迎面碰到了老熟人。
“江校长,您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言语一声啊。”
来的不是别人,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余建。
前些天他们这些京城的博物馆开会,散会时听天坛的馆长聊到江澈的事情。
虽说余建他们没有上过前线杀敌,但是天然的对棒子就反感,听到江澈受辱大家感同身受气的咬牙切齿和,再听到棒子被揍的连他爹都认不出来后,大家又开心的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至于江澈会不会被上面责罚,他们一点都不担心。
蹦说京城,但凡级别到了一定高度的,谁不知道江澈这些年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谁又不知道曾老、马老以及倪老他们对江澈多么的喜爱。
最多就是念叨几句,然后责令其居家反省罢了。
还以为江澈要被曾老禁足,没成想居然在自家的地盘遇到了他。
因此,看到面前的江澈时,余建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开心的握着江澈的手寒暄道。
“嗨,来了一帮外国的朋友,我自己招待就好了,怎么还能麻烦您呢。”
“年底了,您也挺忙的。”
“你们这是下来视察同志们的工作?”
年底嘛,甭管啥单位大会小会,天天不断。
按理说余建作为常务副馆长,此时应该坐在会议室开会,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嗐!~别提了!”
“我现在哪里还有心情开会啊。”
江澈本就是个好事儿的,无聊的时候看蚂蚁搬家都能蹲半拉点儿,更何况这是发生在‘故宫’这所皇家大内,江澈更加好奇了。
经过了解,江澈这才明白余建为什么犯愁。
经济挂帅的年代,自然万事离不开‘钱’这个字。
1984年的年度预算是380多万,其中门票收入约占1/3,另2/3来自国家补差。
不要以为这小四百万很多,这里面包括了一千多名职工工资、设施维护费、接待外国友人等等所有费用。
有时候当年的接待任务多了,或者需要维护的地方多了,预算总是不够用。
之前还有老院长在上头顶着,预算不够的时候,总能从上面争取来一些。
不过自从今年老院长去世,上级迟迟没有安排新任院长,自然院内的大小事务统统压到了余建这位新来的常务副头上。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突然接手后,麻爪了——账上没钱了。
老院长在的时候,不仅能够保障职工们的工资按时发放,逢年过节还有些礼品。
现在到余建主持工作,发不出工资,这不是让人笑话么。
好在上级部门知道其中的情况,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支援了一部分,这才堪堪把这道坎给过了。
但是他也知道,这种面子只能卖一次,再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自己生抗。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着故宫总不能把大殿给吃了吧。
缩减职工?
人员编制是定死的谁都动不了。
减少建筑维护?
不用上面发话,他要是敢这么做,还不如给自己备一条三尺白绫来的实在些。
思来想去,想了好多办法,可再一细想都不合适,自然而然的便把目光投向了唯一的‘活水’——门票。
故宫一角钱门票已实行了数十年,当时雍和宫的门票都十多块了,而且外国人参观故宫的票价是一元,内外不同价。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