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页(1 / 1)
('
之前看到老外进进出出都是空着手,余建还在心里暗骂这些老外不懂好东西。
现在才醒悟,文化不同,自然选择也各不相同。
他们只是一帮文化工作者,也没个明白人帮他们参谋,店里卖的产品也都是想当然挂上去的。
论到产品的售卖,眼前这位可不就是行家嘛,还是全球头一位在电视上进行全球直播的牛人。
想到这里,余建两眼冒光的看向江澈。
“这里的好东西啊,我看您还是另外找一个门帘整一个小店儿,要么是针对港澳台和海外的华人同胞售卖,要么就是对内销售。”
“反正都是卖钱嘛,只要有顾客买走就成,何必进行筛选呢。”
“对于欧美的游客我的建议是制作一些民俗产品,亦或是能够代表故宫的手工制品。”
“再说到刚才的话题,咱们单位那么多好手艺的老师傅,只要找到老外们喜欢的产品,还能愁销路了?”
“只怕啊,制作的速度跟不上销售的速度喽。”
“甭管是折扇,亦或是前朝的服饰,这帮老外肯定狂买。”
“相信我,老外们好这口。”
相比这个时代的土著来说,江澈可比他们多了几十年的信息差,当然知道欧美人的喜好。
“咦,这到是个好主意。”
确实,好东西自然遇到欣赏它的人才能卖上价格,卖得动。
欧美人不懂水墨画,不知玛瑙翡翠的文化,但是华人懂啊。
特别是江澈的那句‘只要能卖掉,管他谁买走。’,这个给他打开了思路。
就在余建思考的时候,江澈却突然否定了刚才的建议。
“刚才的主意不是挺好的嘛,怎么又不行了?”
“不是不行,而是感觉刚才的不成体系。”
“我又细想了一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有些不符合故宫的气质。”
“咱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你等等,我再好好想想。”
不多久,江澈便和余建说出了最终的方案。
江澈刚刚还说‘只要能卖掉,管他谁买走。’,可转头又说要弄‘洋人馆’、‘华人馆’、‘国人馆’这不就又把自己关起来了么。
刚刚江澈就是在思考,为什么要设立这些馆,何不如直接融合成‘游客服务部’,对产品做好价格定位,面向所有游客开放。
想到面向所有游客开放,江澈想的更深入了一些。
游客走了这么多路,肯定又渴又累,为何不在里面开设供游人休息、吃饭等服务大厅。
这里可是故宫,全完封闭的场所,独一家的买卖怎么可能不红火。
听完,余建拍案叫绝,连连说佩服。
回想自己以前带着老婆孩子到外面游玩,里面的小卖部都人挤人,人挨着人,想买瓶饮料解解渴都要排好久的队。
自然对江澈这个升级版的‘服务部’十分认可。
可是下一秒,余建又愁上心头。
故宫里一千多名职工,要是说到手艺,那是一个不服一个,可说到做生意,这些家伙往后抽身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
无人可用,再好的点子也成不了事。
再一个,按照江澈这种布置操作下来,想要搞好可是要花不少银子。
这个月职工们的工资还是上级部门给的救济,哪里有余钱做新的投资。
“哎!!!”
余建现在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真是,没办法的时候愁,现在有办法了也让人犯愁,这叫一个什么事儿!’
“怎么又叹气?”
“不满意?”
“也是,这里可是以前的皇宫,总不能太商业化,有些不太符合这里的气场。”
“老余,别急哈,我再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见到余建叹气,江澈还以为是自己的办法不够好。
琢磨了一下,太商业化了和故宫有些不搭,于是又埋头苦想。
第582章 要玩就玩大的
江澈的这番自言自语瞬间打断了余建的愁绪,连连摆手说道:“不是不是,已经很圆满了,很圆满了。”
“那是想赖账?”江澈开玩笑道。
“你说什么呢,我余建虽然不是七尺男儿(七尺约2米34.),可说出去的话也是一口唾沫一口钉。”
“回头你把图纸给我,保证给你送上府!”
男人嘛,都好面儿。
听到江澈怀疑自己的人品,余建哪能受得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让将江澈满意。
“那你这长吁短叹是什么意思?”
江澈彻底被余建搞懵了,一边长吁短叹,一边又说方案很好,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都是同志,我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和你实话实说吧。”
“不是说办法不好,而是操作起来有难度。”
“全院上上下下一千多号人,连一个小小‘服务部’都没整明白,你刚才说的‘服务厅’确实是个好东西,只是我们玩不转啊。”
“再一个,我们现在账上已经空的可以跑马了,东西再好没钱置办啊。”
之前以前和江澈说了很多,也不怕再丢面子,索性统统都和江澈说了。
“这个……”
这些确实是个问题,自己手里虽然有人但是这里可是故宫,出出主意还成,可要是安放人手过来帮忙就有些跨界了。
“哎,算了吧,算了吧。”
“大不了我和同志们把话说清楚,相信他们应该能够体谅单位的不容易。”
“不就是发不出来工资么,大不了到时候我带着老师傅们出去练摊儿。”
练摊通常指的是在街边或市场上陈列货物出售的行为,说人话就是摆地摊的意思。
这会儿摆地摊在市民的眼中可不是什么正经工作,通常都是没有工作或者社会闲散人员干的事儿。
江澈一想到这些为国家文物努力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师傅们,人生都到晚年了还要去练摊,心里就一阵凄凉。
若是没有能力最多心里难过一阵子就过去了,毕竟自己活得都不好,哪有那份闲情雅致去想别人的生活。
可自己明明有这份能力却选择袖手旁观,这心里那叫一个折磨。
“一想到老师傅们岁数都这么大了,还要出去练摊赚生活费,我这……”
“哎,造孽啊。”
“算了,你也别想着练摊了,回头我给你拉点赞助,免得这帮老爷子、老太太跟你出去遭罪。”
左思右想,江澈终归舍不得让老师傅们出去练摊。
练摊可不是个好营生,夏天风吹日晒,冬天都能冻死人。
这些维护国宝的老师傅可都是宝贝,哪能这般糟践。
与其让他们出去遭罪,倒不如自己掏点钱让他们过得安逸些。
“说实话,钱好吧,大不了我厚着脸皮跟上级部门争取一些。”
“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没人懂经营之道啊,这种人才可没地方借的到。”
如余建所说,钱的事情好解决,即便上级不愿意支援,大不了和职工借钱,也能把这个摊子支起来。
可擅长经营的人才才是关键,没有人计划做的再好,设施做的再完善到最后也只能是白白打了水漂,这才是他最犯愁的地方。
“这……”
“江校长,要不然让‘东方广场’过来投资吧,一年给我们点租金就成。”
左思右想,余建觉得这么做才是最划算的。
‘东方广场’建设在那么偏僻的地方生意都那般红火,除了里面售卖的商品新奇,肯定跟运营团队的经营不无关系。
有老手在,何必舍近求远的冒着风险自己操作。
虽说租出地方只赚租金赚的相对少了许多,可不用自己投资,更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老余,你知不知道你刚才说了什么?”
“你知道北海公园门前的那个小卖部一年的营业额是多少,盈利又是多少么?”听到余建居然说要把地方租给自己,江澈有些惊讶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