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1 / 1)
('
秦川?
而这时于南才反应过来,这本小说是签名版的。
而更令人无语的是。
他签了半天的名字,都没注意到是签在《天龙八部》上的。
竟然搞了这么一个乌龙。
至于他自己的《大明风华录》。
因为他在建议这个邻居的书店老板进货时,只推荐了秦川的《天龙八部》,他没好意思在熟人面前推荐自己的书。
这个邻居大哥也是实在,他推荐什么就是什么,也压根没注意到于南也发新书了。
所以这个书店的里间里,顿时就是一阵尴尬的对视。
接着就是欢快的爆笑声传了出来。
……
当25号下午4点。
随着第一批《天龙八部》的售罄,第一波的销售热潮也结束了。
没买到书的都在到处求购,买到书的也都回家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当然还有个别人。
比如某一个幸运儿,手持一本双签名的《天龙八部》,正在各个论坛到处嘚瑟呢。
网友们也是很好奇这个签名的真假。
而这个书迷也是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讲了于南今天的乌龙事件。
所以就连于南也没有想到。
他在和秦川同台竞技的第一天,竟然是他率先登上了热搜,不过热搜词条很奇怪罢了。
【于南给《天龙八部》签名】
当然。
这个小插曲结束后,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自己买到的新书,然后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于南的粉丝自然先看的是《大明风华录》。
熟悉的文字风格,熟悉的文字技巧,以及同样熟悉的于氏特色。
不同的是情节更有趣,行文更成熟,再加上宏大而又熟悉的明朝历史,让书迷们不由沉醉了进去。
而各个论坛上,已经有些人按捺不住心里的欢喜,开始尽情的评论了起来。
“于南老师沉淀了五年,真的没有浪费时间,文笔和剧情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简直是于南Pro版!”
“看了两章了,一个字,太特么绝了!”
“怪不得于南老师说他能打8.5分呢,确实很好看,应该能成为新的代表作了。”
“我觉得好看,我能给打9.5分。”
“说句心里话啊,大家别喷。看来于南老师确实受秦川老师的影响挺大的,这部小说的背景塑造和构思方面,的确有点《射雕英雄传》的影子。”
“这话也没有毛病,毕竟秦川是武侠小说之父,于南也十分推崇秦川,两人这点父子之情还是有的。”
“咳咳,你是想笑死我,然后继承我的欠呗?”
“对了,有人看其他那些游侠小说的作品了吗?能评价一下吗?我好避坑。”
“我的评价就是:别买,浪费钱。”
“我看了点,一样的套路和剧情。属于大概看了几眼就能猜出来结局,但是当你翻到最后的结局看一眼的时候,反而更加生气,我特么猜对了。”
“有的人的五年,更厉害了。而有的人的五年,更废物了。”
“我怀疑你在影射某人。”
“别怀疑,就是!”
而另一边。
秦川的书迷们也是翻开了《天龙八部》。
不过第一页就让他们懵了一下。
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正常的小说内容,而是一篇叫做“释名”的短文。
文章里。
秦川解释了“天龙八部”这个名字是出自佛经的,并且详细的描述了“天龙八部众”每一众的特点。
同时秦川还说明了《天龙八部》这个故事的发生时间还是在宋朝,但是在《射雕英雄传》之前。
当然他还特别提到,这本书并不是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书中的一些人物。
当然。
他们暂时还不知道,“秦川”悄悄隐去了原版中的最后一句话。
因为这句话和其他的小说有联动,但是地星上还没有这部小说。
这句话就是:……就像《水浒》中有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
而书友们看完这篇释名后,再翻过去后,才是这部《天龙八部》真正的第 一 章。
【青衫磊落险峰行】。
第586章 青衫磊落险峰行
“秦川”的《天龙八部》一共150万字。
于南的《大明风华录》一共160万字。
两本书的字数相差不大,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读完。
目前也就谈不上哪本书更好看一些了。
所以在第一天晚上,网上的评论还是五花八门的。
有的是关于“秦川”的《天龙八部》的。
“看了一整天了,应该读了有三分之一了,《天龙八部》真的是我滴神。”
“好看,实在是太好看了。”
“羡慕段誉,一路上遇见了这么多的美女,太羡慕了。”
“大理国皇子,唯一的继承人,天资聪颖、玉树临风,还误打误撞学会了六脉神剑,这种主角真的绝了。”
“不是,我已经看到了乔峰出场了,乔峰给我的印象比段誉更甚,所以到底谁是主角?”
“秦川不会又搞这种十几万字换主角的戏码吧,我觉得目前都刻画的挺好的。”
“……”
还有一些是关于于南的《大明风华录》的。
“于南老师这本《大明风华录》,真的是太棒了!”
“我正在一字一句的仔细看,不论是剧情还是文笔,都比五年前好太多了。”
“虽然还是有一点文青病,不过于南老师的风格就是这样的。”
“已经彻底的喜欢上了,武林和庙堂的安排的很好,特别是关于崇祯大帝的这段历史虚构,真的是合情合理。”
“真的有第一次看《射雕英雄传》的感觉,怪不得于南老师那么推崇秦川。”
“有一说一,文笔确实是比《射雕英雄传》弱了一些。”
“秦川老师那种半文半白的文笔可不是谁都能模仿的来的,看看《聊斋志异》就知道了,不过于南老师的写法其实也是另有一番趣味。”
“……”
当然还有一些网友的评论是关于其他游侠小说作家的。
“刚才囫囵吞枣看了眼辛成峰老师的《铁血英雄门》。怎么说呢,剧情尚可、文笔尚可,和以前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你真的将这本书小说叫做游侠小说?这明明就是秦川老师武侠小说的路子啊。”
“内功、招式以及家国大义,和《射雕英雄传》如出一撤。”
“对对,我也有这种感觉,所以看了一点后,就忍不住先去看《天龙八部》了。”
“我的评价是还不错,如果从文笔来说,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从剧情和思想老说,只是一部刚刚入门的武侠小说。”
“我买了《清风剑》。以前很喜欢曾子清老师,特别是他的白描笔法所塑造的场景,别有一番风味。这本《清风剑》也不错,特别是化用了‘清风如君子’这句话,将主角的君子之风和对儒家的思考都放在了里面,就很棒。”
“都学精了啊,嘴上说是游侠小说的守墓人,其实都在偷偷的学秦川老师。”
“还不如于南老师,起码人家敢光明正大的承认。”
“……”
总的来说。
第一天网上关于这些新上架的小说的评论,还是有来有回的。
如果将所有评论分成10份的话,大概《天龙八部》占5份,《大明风华录》占4份,其他游侠小说总计占1份。
而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整个网络上的评论就已经变得有些不同了。
关于其他游侠小说的评论,几乎已经变成了一句话。
“如果实在书荒的话,可以看看。”
而关于于南《大明风华录》的评论份额,则是缩减到了3份。
“越看越喜欢,不过总觉得还是少了些什么。”
“可以打9分,不过中期以后就有些直转而下,写的家国大义却又不忘儿女情长。”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