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1 / 1)

加入书签

('

只有秦大壮立刻喊道:“二当家下令了!冲!”

南寨众弟兄尚未从自家当家丧命中缓过神来,北寨一拥而上。

打仗最重要的便是转瞬之间的先机,他们已失,必败。

“你……诈我!”

“告诉我,朝廷和你联系的人是谁?”

三当家口吐鲜血,瘫在地上抽搐,他嘿嘿笑道:“自然……自然是当今圣上,你……你们北寨,逃不掉的!”

三当家话毕,一命呼呜。

楚祯听罢,力竭一瞬倒地。

“当今圣上”这几个字好像泰山压顶一般,压的楚祯喘不过气。

他俯地干呕几声,猛地吐出了一大口鲜血。

“二弟!你怎么了!”秦大壮冲过来一把扶起楚祯。

楚祯霎时回神,此时最重要的,是帮北寨摆脱危机。

他立刻问道:“南寨可派兄弟包抄了?!”

秦大壮:“放心二弟,按照你的吩咐,只要你一拔刀,咱们兄弟就上山攻打没有多少人看守的南寨!”

“好,好,好……”楚祯放下心来,倏然感觉困倦非常,强挺着回应。

秦大壮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还说:“二弟你算的可真准,说南寨老三日渐加强的防守代表了他害怕,所以和你和谈一定会带来大部分兵力。果然!南寨看守的人都不到二十,咱们兄弟直接把南寨拿下!那叛徒哨子,也被本当家一拳毙命!”

秦大壮兴奋地说着,发现楚祯意识有点昏沉,立马紧张问道:“二弟!你受伤了吗!”

楚祯挣扎着说:“快……撤出北寨,快、撤……”

说罢,登时昏厥过去。

秦大壮大惊,立马探息探脉,发觉只是累极昏睡过去了,松了一口气。

但他不忘楚祯昏厥前的嘱咐,把楚祯一把扛在肩头,对着所有弟兄下令。

“二当家有令!撤!”

第56章 掎角

北寨按照楚祯的命令,撤离至原址的百里之外,就此更名为岐风寨。

半月之后,关卡有消息来报,朝廷派来人马经过渡城关卡前往北寨。

楚祯带领一支小队前往北寨原址探查,他们躲至瞭望塔下,远远望着北寨寨顶大片的火光。

他侧身对一兵说道:“我上去看看,你们留守在此。”

“二当家,万千小心!”

“嗯。”

北寨撤离前,楚祯特地差人寻了很久,寻到了一条隐秘小路。

他们舍弃了所有身外之物,单人从小路独行。

此时楚祯正从这条小路向着光亮处行进,他拨开杂草,躬身猫在一处树根旁,仔细看着为首之人的面目——是陌生的面孔。

楚祯眼眸流转,略加思索,决定按兵不动。

朝廷的人马搜查完北寨,前往了南寨。

他们撤离之时,楚祯命人将此次争斗的所有尸首皆摆在了南寨,尤其被南寨活活烧死的北寨弟兄。

果不其然,朝廷人马刚一踏进南寨的地界,便被眼前的一幕惊的倒吸一口气。

人数如此多的伤亡,他们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如此看来,南北寨之争已彻底毁了两个山寨,就算有侥幸逃窜之人,也不足为惧。

为首之人下令撤退,转身之时,楚祯看见了他臂膀之上的蛇部标志。

楚祯立刻又低了低身子,隐藏自己的身形。

朝廷众人一个接一个从他面前经过,没有那个熟悉的身影。

待朝廷人马具撤离,楚祯站起身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半晌,松了一口气又自嘲苦笑道:“剿匪而已,当今圣上,怎么会亲自前来。”

自此,岐风寨便在北寨原址百里外正式安营扎寨。

楚祯看过此地的地形地貌,恰恰易守难攻,与蛮离荒驻军形成掎角之势,虽然他们不愿在朝廷面前暴露自己,但是秦大壮的一番话更加坚定了楚祯的心。

秦大壮说:“按照二弟所说,朝廷招安是想招曾经的军士兄弟们,招回去也是要保家卫国。所以嘛,既然都要守国,还在乎个劳什子的阵营!”

楚祯那时真的有些庆幸,山谷之中堵他路废他腿的是北寨而不是南寨了。

但在蛮离荒外贸然冒出一伙山匪,总要和蛮离荒守城打声招呼,更是要进行一番“友好”谈判。

秦大壮正愁此事,楚祯戴上面具,道:“我去。”

楚祯独身一人,未带任何弟兄兵马,来到蛮离荒城门前,敲了三声。

守城之上士兵大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姓!”

楚祯后退几步,将自己暴露在士兵的射程之内,高声道:“岐风寨二当家,云齐!”

“前来所为何事!”

“与守城将军共商守军要事!”

城墙之上传来几声嗤笑,士兵回道:“快走吧!多年前远近闻名的蛮离荒战役后,我军已按照前守城将领楚祯将军的命令,将蛮离荒城修建成了一座坚城,何须你一个草莽来商议此等军备大事!”

楚祯笑笑,道:“蛮离荒如今固然是固若金汤,可时不时来犯的栾国军队,又是否让李启华将军不堪其扰?”

“你!”士兵慌乱道:“你如何得知!”

“你们得了当今圣上之命,万不可贸然出城迎战。因为若躲在蛮离荒城内便可保平安,若出城,如今李将军的队伍不及当年楚家军,李将军亦是——”楚祯停顿了一下, 未明说,转而道:“圣旨不让你们迎战,李将军又是铁血男儿不愿做缩头乌龟。故!岐风寨愿做蛮离荒的马前卒,愿与李将军合力,击退让蛮离荒饱受其苦的栾国军!”

这一番话,守城士兵哑口无言,欲再说些什么,肩膀突地被重重的力道一拍,回头一看,立刻恭敬道:“李将军,他——”

“退下。”

“是。”

见李启华露了头,楚祯双手抱拳,躬身道:“拜见蛮离荒守城将军——李启华李将军。”

“你言,你叫做云齐?”

“正是。”

李启华不屑一哼,“冒充楚祯将军的表字?”

“怎敢。只是三生有幸,自己的名姓与楚祯将军表字相撞。”

李启华又哼了一声:“量你也不及楚将军才智的十分之一,你且入城,本将军倒要看看你有何御敌良方!”

当初与林壑相遇,林壑曾问楚祯,如今大张旗鼓用“云齐”之名,不怕夏侯虞找来?

楚祯只回了林壑三个字:“灯下黑。”

如今李启华听到“云齐”二字后的反应,已验证楚祯所想。

楚祯来到城门之上,见李启华摆了一道茶,然而自己坐在榻上已经饮了起来,可以说是毫无待客之道。

楚祯并未在意,而是躬手一揖,坐至对面。

李启华抬眼,见楚祯佩戴面具,还是长安有名的半柳巷花魁面具,嗤笑厌恶道:“阁下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楚祯答道:“在下面容丑陋可怖,既怕惊扰将军,更是在下自己万分自卑,佩戴面具方可自如开口。”

这一番话,把李启华前后都堵住了。

楚祯若只说怕惊扰李启华,李启华便会说本将军不怕,现下李启华再强硬,也不会让楚祯必须摘下面具。

李启华清清嗓子,转而道:“你在城下谈及,愿做蛮离荒的马前卒,前去击退栾国军?”

“正是。”

“岐风寨所处地势居高,的确可以比蛮离荒更早得知栾国军队的动向,但其一,岐风寨寨中皆为山匪,并无正规军的素质与军备。其二,岐风寨与朝廷阵营不同,既然岐风寨驻扎之地我军完全可以取而代之,自己与自己形成掎角之势,何须借助你们的力量?”

楚祯饮下一杯茶,缓缓只道来五个字:“圣旨不可违。”

李启华手中杯被捏的嘎吱响。

楚祯继续道:“当年陛下只在蛮离荒待过短短一月,并未来得及视察蛮离荒四周的地势地貌。只是因为了解蛮离荒对中原的重要之处,所下圣旨便格外保守。而李将军任蛮离荒守城将领一年之久,至今未向朝廷上报蛮离荒真实地势请求圣上重下圣旨,便可见——李将军不认可如今的圣上。”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