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又穿回来了_分节阅读_87(1 / 1)

加入书签

「就嫉妒闵阳比你优秀呗」闵阳不知道此时弹幕不少人表达了对他的不满,接着道:“儿子远行前在院子里种上一株萱草,母亲看见萱草就像看见自己的儿子。”樊梦华环顾四周,叹了口气:“可是这个月份哪里来的这玩意?”现在天气还没怎么转暖,按理说除了那些被村民们晒干的黄花菜,是找不着新鲜萱草的。许乔抬头,指指不远处空地上一片片的塑料大棚。这村落是个专门栽黄花菜的基地,天冷也不是问题。众人看过去,只见里头隐约黄灿灿一片,先前下车的时候就看到了,当时不知道里头种的什么,现在一看,大概就是黄花菜了。走进大棚,里头大片大片亮橙色的黄花菜,细长嫩绿的长枝上,花瓣柔美如同百合,这么放眼看过去,一股子鲜活的气息扑面而来。「哇,没晒干的黄花菜原来这么好看的吗?」「不仅可以吃,观赏都够够的了」几人找来花盆移植了一株送到老太太屋子,听到节目组宣布任务完成,齐齐松了口气。只是还没到休息时间。国风这期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才真正要发挥四位国风传承人的作用。完成了前面的任务,顺利拿到《游子诗》的答案,就进入了紧张的排练时间。节目组搭好场地,农家小院,焚香煮茶。到时候侯英范讲《游子诗》,禹飞鹏挥毫写诗作画,应文林以三弦为乐奏游子远游,樊梦华在乐声中起舞述母心声。许乔和闵阳则充当观众。第32章三弦节目组挂上晚上九点的直播预告后,关了直播设备,底下大批观众留言。「期待晚上的节目」「我妈特爱看樊梦华跳舞,等晚上拉她一起来看」「时间这么短,能排练得好吗?」「老师们都是有经验的,等着看就是了」农家院子内,节目组将现场布置的古韵十足,安排好几台摄像机位,沟通了下晚上节目的走位调度后,四位国风传承人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侯英范和禹飞鹏这边还好说,一个给观众讲解诗词,打个腹稿,到时候跟观众娓娓道来就行,这个对于侯英范这位诗词协会副会长来讲没什么难度。另一个禹飞鹏老爷子,作画写字的功底在那,到时候在镜头下写幅字,只要节目组这边准备好文房四宝就行。真正有些麻烦的是应文林和樊梦华这边。刚拿到《游子诗》答案,两人要在半天功夫里,现场照着这诗编曲编舞。好在两人都算是老艺术家了,即兴发挥问题不大。应文林抱着把三弦琴,哼着小调,拨弦谱曲。许乔朝他那把三弦看了好几眼,略有些艳羡。不愧是国内有名的民乐大师,应文林这把三弦做工极为细致,用的料也都是老料。琴鼓略成方形,用上好的海南黄花梨木料制成,木制油腻细润,花纹也漂亮。担子用的楠木,指板用的大叶紫檀。而两面蒙着的,如果他没看错,应当是野生的缅甸金花蟒蛇皮。应文林一拨弦,许乔就听得出这把三弦音色绝佳。樊梦华换了身跳舞的衣裳,等着应文林编曲出来合着音编排舞步。此时应文林还没好,她有些无聊地坐在一旁,见许乔老往应文林那把三弦上看,不由乐了:“许乔,你老看文林那把琴干嘛,想要?”许乔收回目光,矜持地摇摇头。樊梦华拍拍他肩膀:“许乔,我看过你的视频剪辑,你那段舞跳的不错,戏词唱的也好。”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