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1 / 1)

加入书签

('

落款书“辛未年四月十二寅时瑾郎绝笔”。

原来她是这样的人,原来她是这样死的。华妍雪孤愤满腔,看了这样一封信,看她轻言缓诉,自悲愤的绝境里一步步走将出来,她那股天地不平之鸣,也不知不觉平息下来,掩书怀想,神驰千里。

绝笔信迄今一十六年。假若云天赐是她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她 虽然死意已决,可在这以后,尚有两年生命。不知那两年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意外变故。当真是“茫茫大造,未可测矣”。

反正着急也是出不去,再取过那本书来,粗粗翻看,分为剑法、内功、阵法三个部分,确实就是藏在剑气阁里的宝贝了,华妍雪一喜。翻到阵法总诀,起头一句即是:“夫设阵之体有常,变阵之数无方。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凡机关之数皆可与言通变矣。”

华妍雪为之一凛,细细读了两遍,不由欣喜若狂。这段话表达了三夫人设阵的主体思想,她教导人设其阵,必须变通无穷。变通越多,则自己也越能够立于不败之境。照这样的总义来看,剑气阁既为她所设,就决不能只留下一条出路!更说不定剑气阁出路即载于此册。

向后翻阅查找,果不出所料,在最后页找到了有关解释剑气阁设置禁制之法。除此而外,连剑气阁分别三条出路的地图也附于后面。她激动得双手发颤,在绝境之际,终获明光。

按照其中所说的方法,顺利打开出口。便在石室之中,跪下向那破裂石龛拜了两拜,神色从未有过的郑重与尊敬:“三夫人,我此番出去,一来告诉慧姨,我身世非她所想,唉,我想她早已知道,不过,我还是要亲口对她说;二来,若云天赐果然是你后代,我会把你这一生心血交了给他,叫他来拜见娘亲。”

自剑气阁脱身而出,启明星在东方闪耀,凉风拂体,竟有了种全不真实的感觉。

从雁宕山下来,至主干大道,一路碰到为数众多的清云弟子,有一两次她竟不及闪避,但那帮弟子只看看她,步履匆匆的过去了。她好生奇怪,这个时候,天光未晓,理应是整座园子最为静谧之时,却为何象有大事发生?当下掩身于假山之后,等待几拨弟子打附近经过,终于听到了一言半语:“金钟……”“慧夫人……”

她如雷轰顶,这些时只顾着身世不如意,只顾任性、生气,竟然忘记了,身陷囹圄的沈慧薇,所遭遇的困境!

扣响金钟,除死无他。在清云的这四年,她不止一次听说过这种说法!三夫人当年就是这样死的!而现在,慧姨也要去扣响它了!

募然天摇地动,连云岭延绵八百里山间,远远近近,响起似奔雷、似潮生、似炮轰的阵阵钟声。

第三九章 劫灰寸寸乱尘嚣 金钟

“一、二、三、四……四更天了。”

沈慧薇数着远处钟楼里传来隐约的响声。在静室,在偏远的连云岭深处,所有的世间响动,听来都模模糊糊的,仿佛已经隔开了生死两界。

她多么盼望连这点模糊的声音都不必倾听,然而,这一点微弱的愿望并不被允许,她不得不去做一件事,——也许是最后一件事。

轻轻起身,双足除去了多日锁于她割裂脚筋的伤口的锁链,一时反倒不能习惯,轻飘飘站不稳。

在她呈上“金钟鸣冤”的血书请求以后,帮主没有哪怕一个字答复,更遑论试图挽回。唯一表示,即命人除下镣铐,这个行为,等同于默认了她的请求。

金钟鸣冤,除死无他。自设金钟以来,决无例外。谢帮主不置一辞地首肯了她的请求,那也是因为,巴不得她早早死去,免得多生意外枝节罢?

她淡然想着,眼睛里甚至看不到一丝悲哀。她的同门师妹,究竟怀着何种心思,她一向是并不意外的。

只是,虽然她提出了金钟鸣冤,谢帮主却一定不会料到,她的意愿,在于不死。

以金钟鸣冤来换取哪怕一时半刻的自由,到了今天,怎么也该是把最后真相和盘托出,把清白还给自己的时候了罢?

清云弟子九成不知金钟藏于何处,因为这个东西虽负有替位卑者鸣冤的声名,但在进行过尝试的几位弟子无一例外死去以后,再也没人敢于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取一声“冤枉”。鉴于它的特殊建材,发出的音波对人伤害力之大,也只能将它藏在最隐秘的地方,生怕万一它被扣动起来,会令无辜者受到伤害。

沈慧薇自然很清楚它的所在。因为这只金钟,正是由她从叆叇帮发迹的故乡带来,深藏于山腹,她为那个山洞取名为“定风波”,希望它永远永远,不需要发出不平之鸣。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