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8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是在把好处喂到各家的嘴里,你们光在联合国喊几句哪行?

吉布提就在不远的地方,你演习的时候那些贵的吓死人的炮弹不要朝海里打,现在给你一个实在的目标。

到时候各家军舰路过的时候换一下国旗,时不时的放几炮,可要省了乔老板老鼻子钱了。

克莱弗利最佩服乔老板的地方,就是这家伙把所有的事情都摆在了明处。

他明知道乔老板把各家装进公寓的目的,但是还是决定配合一下乔老板。

倒也不单纯是因为利益,而是他对这种合作模式更加的感兴趣。

英伦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尽可能恢复曾经的荣光,如果做不到也要保持目前的地位。

他们拥有欧洲仅次于大俄的丰富资源,最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还有遍布世界的英联邦国家提供的政治影响力。

单看外交方面,美利坚在能力上比英伦还差一个档次。

现在的英伦最难受的地方在于经济增速下降,而且影响力衰退的厉害。

他们在金融方面被美利坚影响太深了,自有工业从二战之后就在不停的衰退。

他们想要维持下去,就要在意识形态方面下功夫。

英女王那个老太太看起来挺和蔼的,但是实际上对英伦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都极其的深远。

她不仅有着全球最顶尖的智囊团,而且只要她活着一天,类似加拿大、澳洲这些地方就是英伦的盟友。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加拿大总督和澳洲总督是英女王任命的,总理上任也是需要英女王点头确认的。

最重要的是两边的立法机构,是由英女王、众议院和参议员组成。

意思就是从法理上来说,但凡老太太不点头,任由你们怎么折腾,任何提案都无法在法理上获得通过。

当然,老太太不会在这方面找不自在,所以一直都不在这方面表达存在感。

因为过度干预有可能会激怒一些人,导致英伦王室位置变得更加尴尬。

这就是英伦衰退的恶果,工业能力下降,金融方面又竞争不过美利坚,导致了他们对于联邦成员国,甚至英国本身的管控能力快速下降。

卡梅隆主导的脱欧,其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英伦的上层阶级,不想因为欧盟而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力。

但是这也事实上加速了他们的硬实力的衰退,在意识形态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克莱弗利是坚定的保皇派,他处理过很多棘手的外交事务,每一次都能保证英伦体面的同时带回不少的收益。

但是他是真的没有见过乔老板这样的人,P·B摆出来的姿态让他满肚子的说辞都吐不出来。

那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挥舞着大棒,赶着大家去吃饭的架势,好像你废话一句就要被喷几十斤口水。

那种感觉极其的别扭和古怪,但是你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你都不吃亏,甚至还有不少的好处。

克莱弗利倒没有肤浅到去嫉妒乔老板,因为他知道乔老板组这种局冒了多大的风险。

而且回顾他的每一次冒险,都是他带着P·B的人冲在了最危险的地方,拿下了最关键的区域……然后把几位大老板都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拾起来自己干,而且干的居然比北约军队都要好。

这不合逻辑,但是现实就摆在那里!

英伦老太太的智囊团,早已把胡狼和P·B的资料翻得稀烂。

他们从各个角度解析了乔老板的每一个动作,然后他们得出了一个很离谱的结论……

那就是只要能控制胡狼,就能控制中部阿菲卡的大部分区域,甚至控制利比亚和伊拉克的局势。

这个「控制」不是指控制各国的政权更迭,而是保障投资效率,利用经济问题施加影响力。

P·B的形象太好了,他们的行动模式就是找一个正确的切入点……

拉一个「正确的敌人」出来,用最残忍的手段杀掉。

接着在当地人和外界出现反弹之前,用好处堵住所有人的嘴。

所谓的「慈善」只是皮,「发展」是血肉,「战争」才是骨架!

同样是打仗,北约把全世界搅合的天怒人怨……但是行为更加暴躁的P·B却获得了交口称赞,这跟谁说理去?

克莱弗利看过P·B的战斗报告,他可以用自己的命发誓,P·B在简单粗暴这一项上,远胜北约的军队。

智囊团给出的结论是,P·B是一家以战争、整合、发展来实现盈利的国际军事承包公司。

这是一把英伦王室梦寐以求的利剑,握住他就能握住巨大的力量。

这把剑挥到任何军力不够发达的国家,都能把那里的传统力量粉碎。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