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4页(1 / 1)
('
这次老母亲一共送来了40发,算是把支持给顶满了。
乔加在那位少校打开箱子让他验货的时候,用万能工具箱扫描了一下……
技术方面的事情乔老板不懂,不过他看过了,那他就有了。
以后遇到了麻烦,稍微改一下造型什么的,就能直接拿出来用了。
不过光反辐射导弹还不够,真正高科技的玩意儿在导弹箱子的后面……
6个如同行李箱大小的箱子打开,里面装的是跟弹簧刀类似的无人机。
老李看着乔加拿起一架无人机在手里把玩,他笑着说道:“这可是我们最新的产品……”
别看这些小东西体型不大,但是内置的信号发射器可以模拟多种战斗机型号,欺骗敌方的雷达。你应该知道这种东西的用处……”
说着老李认真的说道:“按说这些小东西不算特别机密的玩意儿……不过我还是希望不要把这些东西暴露在法兰西人面前。
这些发射箱可以直接挂在枭龙的武器挂架上,用它们不仅能引诱敌人的防空火力开火,还能引诱敌人隐藏的雷达开机。只要发现目标,就能用反辐射导弹敲掉它们。”
乔加听了认真的点了点头……
他现在也算是专业军人了,随着见识的增加……对于现代战争的理解比过去要深刻的多。
现在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巨舰大炮时代了……真正的较量已经转入到了更加复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层面。
所有人最在意的制空权,起步其实就是雷达与反雷达的较量。
老美的侦察机为什么总是喜欢在其他国家的周边晃悠,就是为了侦测雷达的位置,同时解析雷达信号。
只要把敌人的雷达信号摸清楚,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大型空中预警机甚至可以凭空模拟出战斗机信号去迷惑敌方雷达,或者直接利用电子对抗系统屏蔽雷达探测,干扰敌方的导弹攻击。
在空中这个领域,矛与盾的较量是永无休止的。
目前能跟上节奏的,也就是两个半国家,美利坚、华国,还有法兰西算半个。
老母亲跟美利坚在第一岛链的较量,从新闻上看可能就是几行愤怒的文字……但是实际上这背后有两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在碰撞。
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所谓第一岛链对于老母亲的意义!
这不单单是面子问题,而是国力上升后对自卫的新需求。
过去一穷二白的时候无所谓,你老美再厉害,我也可以依托纵深跟你打防御战。
但是当沿海成为了最富庶的地带之后,这种做法就不行了……
老母亲需要新的防御纵深,第一岛链横在那里,其实跟被人拿枪顶着脑袋没什么两样。
真的开战,美利坚有能力依托关岛基地,联合岛国和半岛,让老母亲富庶的沿海遭遇重创。
老母亲虽然有天下无敌的纵深打击能力,号称可以打破岛链,但是防御战这么打始终都是吃亏的。
撕开第一岛链建立新的防御纵深,是老母亲国防的硬性需求。
黄颜岛只是一个开始,看看地图就知道,那片岛礁扼守住了湾岛和菲律宾之间的海域。
老母亲只要守住湾岛海峡,还有黄颜岛周边海域,就跟老美扼守马六甲一个道理,必要的时候能够把岛国和半岛憋死在里面。
拿住这种先手,就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上死死的握住先手。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美利坚的海上力量太强,真的打起来对老母亲来说损失太大!
于是就是双方不停的相互试探,然后技术力量不断的升级……矛与盾的较量已经到了其他国家看不懂也追不上的地步了。
中航送来的玩意儿,证明了老母亲家没有单纯的把自己局限在防御者的位置上。
正常情况下,任何国家的路基雷达都不可能全部开机,那跟把自己暴露在狙击手的枪口下没什么两样。
这种可以发射诱导信号的无人机,可以制造紧急态势,让敌人的雷达暴露,跟反辐射导弹配合,就能撕开敌人防空雷达网络。
区域制空权易手,意味着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打击将会随之到来,技术落后的那一方,后面基本上就没得打了!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把战争带到了另外一个层面,有时候差一点就是差几万条人命。
防御纵深就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老母亲东边的几个邻居都没有……所以他们才会在军事上死死的抱着老美的大腿。
大国手握核武,可以制造威慑平衡,那些土地狭小的小国,技术跟不上趟的情况下,只要被卷进大国战争,那他家的军人和百姓一定会死的很惨。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