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页(1 / 1)

加入书签

('

于是他便说道:

“就最近几届世博会而言,每一届的开幕式时间其实都在2小时左右。而和奥运会相比不同的是,世博会的开幕式绝大部分时间,是由各国的领导发表讲话,以及紧扣主题的宣言占据了主导。

比如说爱知世博会,是由政要讲话以及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马塔尹”宣读了人类呼唤和平的声明,以及半个小时左右的歌舞表演时间完成。而德国则是以仪式和国宴为主,辅以多国文艺节目和焰火、激光、喷泉组成的多媒体表演为主。并且大型表演反倒是其次。”

说到这,他摆摆手:

“所以,这一次咱们留给文艺表演的时间也不多,一小时的时间肯定是不行的。我们也打算延续前几届的思路,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文艺汇演,在加上外界的烟火与灯光表演,全程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而剩下的半小时则要留给发表世博会开幕讲话的时间。”

瞬间,许鑫的眉头皱了起来:

“只有半小时?”

“或许还能多一些,但肯定不超过50分钟。”

“这……”

许鑫眯起了眼睛,以奥运会的闭幕式为摹本,脑子里先摒除了一些需要时间来演绎的主题表达节目。

书房内的气氛安静了大概五分钟左右,许鑫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这份计划书,说道:

“那这份计划书里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不适合归拢到演出里了……我说下我的想法。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演出其实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国际、一个是国内。国内的节目,我们来表达我们的美好祝愿。而国际的节目,是用来肯定和接纳我们的美好祝愿。一问一答,一诉求一接纳。这样来会比较合适一些。”

听到这话,刘宽微微点头,但依旧看不清是认同还是否定许鑫。

只是继续问道:

“那你觉得这份计划书符合你的“要求”么?”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隐瞒的必要了。

许鑫很干脆的摇了摇头:

“它国际化的东西太多了。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比如我们的歌唱家和外国的歌唱家一起合唱,或者是国内外的歌舞表演者一起合作这种,是象征着文明融合。

但……我们应该力求展现出来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是第一步。

要从根本上,在世博会的框架下,把我们独立出来。这种独立不是说特立独行,而是要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才对。但这里的这种融合,其实是削弱了这方面意义的。

所以如果要我来选择,我会把两者抛开。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外国的,就是外国的。我们是包容、接受融合。但不是说一味的盲从,在没有表达清楚自己意愿时,就盲目的融合在一起,这种行为不恰当、也不妥帖、也不像是身为东道主的行为准则。

而现在嘛……虽然具体的节目我没法评论,但……我们,和他们,要先独立分开,各自表达,最后在融合一处来进行点睛之笔的点题,应该是更合适世博会的文化背景的。”

说完这段话,他点点头:

“这是我的想法。”

刘宽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了一种若有所思的模样。

“也就是说,分三步?第一步,表达我们的东西。第二部,接纳世界的东西,最后,是融合在一起的融会贯通?”

“是的。第一部分是坚定不移的意志表现。第二步,是海纳百川的宽广心胸。而第三步,是全人类的共同祈愿。”

许鑫用力的点点头:

“没必要搞那么多融合,也不要说是处处都觉得自己要与国际接轨或者干嘛的……我觉得这份计划书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它混淆……或者说没弄懂一个概念。

我们这场演出,是作为东道主,这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地出发。不是说我们主动融合去讨好谁,而是世博会,以我们提供的舞台,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大平台。

东道主,要展现出来东道主的特色。从场馆、文化、内容上面,我们不能丢失这种特色,也不能一味的把自己的那些所谓的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棱角给丢掉,选择盲从的与大家融为一体。世界的舞台之所以如此精彩,不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各自不同却精彩纷呈的思想么?

所以……要是我来做,我会坚持走这样的路线。我要的,是你们来了解我。有误会,解开误会。有曲解,明细曲解。我们接纳你们,你们接纳我们,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命运……或者说期待,是相同的。

应该是这样才对!

而不是跟现在一样,处处是融合,处处是被动融入……虽然我知道,魔都本身就是一个国际文化融合的东方大都市,是一个我们对外展示的窗口。但就本质而言,展示的窗口,我们不是说让大家看看我们的窗户有多干净,而是应该让外人看到我们这个家有多好,多棒,这样才是留下窗口的目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