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0页(1 / 1)
('
甚至,在中午吃完饭休息的时候,面对他们希望看看原片的请求,许鑫也不会拒绝,大大方方的把那些拍摄完的原片给他们展示。
一边展示,一边诉说着自己的创作理念。比如为什么要用灰白滤镜。
那种通过画面传来的苍白感是想表达什么,以及拍摄的这几条戏里为什么单独选择某一条,其他的都差在哪。
还是那句话。
你光看山而不攀登,是不清楚这山到底有多高的。
随着许鑫的解释,他们逐渐发现....原来乍一看很简单的布景,镜头角度,切入点,乃至演员的表情等等,竟然埋藏了导演这么多的心思。
他如果不说,可能对方自己要过很长时间才会清楚。可他解释完后,所有人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感觉学到了好多东西。
最关键的是,教他们的人今年才24岁。甚至还不满。
周岁是23岁而已。
而这群研究生里面,最小的文木野是85年的。最大岁数的是80年的郭凡。
他今年已经30岁了。
这个岁数其实在研究生里不算多稀奇,毕竟从大学毕业后初入社会工作两年,发现自己积累不够,转头又报考研究生的人大有人在。
可是,这些人面对一个86年的学弟,在人家身上感受到的这种差距,以及对方那光辉灿烂的履历,免不得让一些人心头有些挫败感。
但却无法存留太长时间。
挫败感之后,他们马上又会别许鑫那时而简朴时而绚烂的拍摄手法所着迷,再次沉浸到那股知识的汲取之中。
比不了就比不了吧。
别说30岁....就是圈内那些35岁、40岁的导演有的还没活明白呢。
有这功夫自怨自艾,不如多冲人家许导或者是张导学习点东西。毕竟.....张导看上去还挺好说话的,并没什么大导演的架子。
人家从手指头缝里留点东西出来,就可以让自己受用不尽了。这种机会....可得好好抓住。
......
拍摄《山楂树》是许鑫现在最主要的事情,但却不代表他没其他事情了。这不,《山楂树》是2号开拍,可5号这天,剧组就回远安修整了。
因为导演要去魔都开会。世博会的会。时间是2天。
而和他一起走的,还有张一谋。
老头回燕京,打算开始立项《金陵》的事情。5号清早。
俩人一同坐一辆车从远安出发,往宜昌走。
许鑫的本意是乘坐自己的飞机先飞魔都,飞了魔都后他下飞机后,直接送老头回燕京。但张一谋嫌麻烦。
坚持要坐客机走。
最关键的是,他这次是孤身一人,沈助理他们都没带。
许鑫还挺不放心的,生怕他在机场被认出来,被记者给堵住.....想让张沫和他一起。结果老头一瞪眼:
“她是副导演,你不在期间她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让她跟着我做什么?“末了,还来了一句:
“我还能丢了?“
一句话给许鑫堵回来了。许鑫无奈,只好作罢。
而坐在远安前往宜昌的商务车上,他想了想,问道:“《金陵》我听说您打算
请个好莱坞的演员来?““嗯。“
张一谋点点头:“看过蝙蝠侠吧?““哪一部?“
“诺兰的那个系列。“..
许鑫嘴角一抽,脑子里浮现出来了《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后,开始联想约翰·米勒这个酒鬼的形象。
下意识的问道:
“您不会想请克里斯蒂安·贝尔吧?“张一谋眼睛一亮:
“你也觉得他合适?““唔.....“
把蝙蝠侠和约翰米勒的形象在脑子里糅杂了一番后,他微微摇头:
“我暂时还联想不出来,得看您那边的定妆照或许才能有点感觉。不过.....他的片酬不便宜吧?“
“还行,不算贵。我俩最早是在我给大都会排那部《秦始皇》的时候认识的,小伙子很谦虚,后来在电影节上也碰到过。当时我就觉得他很适合约翰·米勒这个形象,也问过他。大概是去年年初的时候,他给我联系了一下......已经看完了原著了。“
“答应出演了?““嗯。“张一谋应了一声:
“去年就答应了,不过难点现在在于片酬。“说到这,他眼里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好莱坞的片酬.....太贵了啊。““他报价多少?“
“900万美元。换算下来的话.....““六千五六百万。“
许鑫直接报出来了数字。不过又有些疑惑:
“不对啊,他不是好莱坞巨星么?《蝙蝠侠》口碑可是真不差,尤其是第二部。他竟然只有九百万?我记得他不是凭借《蝙蝠侠》还获得了个什么.....土星最佳男演员奖吧?“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