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3页(1 / 1)
('
说到这,田双河满眼遗憾:
“你可以回顾一下三大的历史。他们作为电影艺术界的至高殿堂,在一开始的规模可没有那么大。人家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过来的。一点点发展,一点点的成熟。从大家摸索,到有了一个成熟的经验团队,最后老带新那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们真正差的地方,在这,能明白我的意思么?“
“但只要弄下去,路总能走得通的,对吧?“
“..…?“
许鑫这话一出口,田双河就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是自己没说明白么?
还是......
然后就听许鑫说道
“田总,我是这么想的……您看啊,首先,第一点,您刚才说的什么受不受国外认可之类的。我觉得是角度咱俩出现了偏差……您不是看过我的采访么?“
“嗯。“
“我觉得不一定事事都要和国际接轨。许鑫摆手,语气异常坚定:
“因为我想到的这个点子的初衷,其实就是它可以结合咱们厂那吸收新鲜血液的需求。我承认,老厂长有大智慧。但时代不同了
您说的困难,那是第五代的诉求。可在我这………
…“他满眼无辜的一摊手:
“外国人认不认可,跟我没关系啊。就像是我的采访里说的那样,我只负责拍电影,而电影拍好了,名利自然就会到来。
我就没考虑过什么国际电影节之类的……。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我是先要在国内站住脚,接着才一步一步拓宽到国外。咱们得自己人先认可,认可咱们的含金量,认可咱们的艺术性,接着才去考虑国外人…
换句话来讲,你国外认可不认可有啥用,票房还是我们自己人在这撑着。1
想过来玩,欢迎。不想玩就拉倒呗.....
我们这一代导演可没第五代那么重的艺术包袱。说起来,这也是我在这次参加的电影展上获得的灵感。国外咋样,在我看来是无所谓的事情。我们得先学会做好自己,这才是我的想法。
“唔..…“
这下,田双河的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
“不和国际接轨?“
“有必要吗?您自己都说,国外的东西不见得适合咱。不是么?......搞个电影节,哪怕小一点,但却贴合咱们的主题,做最纯粹的电影相关的东西。
旅游经济也好,名气也罢……那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们至少得让人知道……哪怕以后第二波煤老板进场了,圈子受到冲击,变成了谁都不认识的模样。可至少有那么一小撮人,还在用最真挚的情感,认认真真去做电影。
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当着领头羊的面,后进的青年血脉诉说着自己斩钉截铁的观点。
领头羊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式,但这绝对不是错误,而是一种认知习惯。
可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
领头羊的经验诚然宝贵,可新人更想活出自己的一片春天。国外的事情……那就让国外的人去做呗。
他们的影视圈不是咱们的影视圈。
甚至,许鑫还有一句话想说,但不太合适。
那就是:
“谁喜欢崇洋***,那就让他去吧。我们这一代……只想做自己。“
因为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比国内圆!
第505章 风
你让领导承认他思想有问题,走入误区,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或者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连让他意识到自己走歪了都不行,直接给他把路堵死了最好。
所以,许鑫这一段话压根就没提过什么“你这人思想有问题“之类的,只是把自己的诉求完完全全的说了出来。
而说出来后,他才引出了宋汶今天的电话。
把大概的意思复述了一遍后,他才继续补充道:
“我其实对他们这个电影展的印象特别特别好……虽然坦白而言,它很简陋。但您想啊,我基本……没怎么参加过除了三金之外的电影节,而三金那种电影节我追求的是荣誉,所以一些什么装修装潢之类的,我也不在意。
但他们这种不太一样,很穷、很贫酸。可我一进中传,看到他们那种“哪怕再穷,也要尽善尽美“的小细节,我真挺感动的。因为至少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还很纯粹。“
田双河继续皱着眉头,问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和他们合作?“
“不,是收编。
许鑫摇摇头:
“就按照他们那套手续值个一千万吧……这一千万也不禁花呀,您说是不是?而我这次邀请他们过来,其实就是想和他们主动聊聊。
他们第一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团体,您别看那电影节小,但处处流露的小细节,真的挺不错的。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