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2页(1 / 1)
('
虽然察觉到了话题开始朝着自己偏转,但她还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表达出来自己的观点。
于是纠正了王敏敏的说法后,她继续说道:
“《山楂树》是6月份拍完的。在6月份之后,我已经开始向前走了。所以,它对我而言,其实已经是过去式了。
我在寻找下一部作品,下一部……就像是《山楂树》一样,让我能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完成那个角色所需要的一切,把自己塑造成角色的样子的那部作品。
但是,并不是说我不看重《山楂树》了呀。这部戏是我们大家的心血,我肯定还希望它能够被认可的。因为……它真的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话音未落,许鑫帮她补充了一句:
“这两点不冲突。演员的事业路途就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不管是她,还是林狗……咳咳,林莄新,还是我这个导演在内。我们呈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可以满足在当前这个故事之中的要求。但一个故事的完成,就已经代表了结束。而刘一菲也好,林莄新也罢,他们也都要再次踏上一段新的旅途。是这意思吧?”
刘一菲和林莄新同时点头,表示了认同:
“对,就是这意思。”
而王敏敏见他开口,又把话题重点放到了他身上:
“那对于你呢?我听刘一菲的意思,你们其实都在拍摄这部戏……或者说从它开始立项,到完成,再到现在的这一整段过程里收获了许多东西。许导呢?你的收获是什么?”
“……啊?”
许鑫愣了愣。
啥……啥玩意?
收获?
收获啥?
他觉得王敏敏没理解自己的意思。
也觉得自己没搞懂对方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一定要用收获这个词来形容呢?又不是打怪升级……
你拍了一部电影就能有多少经验,然后用这些经验兑换个什么神级属性……
就算他有收获,也是用语言形容不出来的呀。
导演的创作方式,是基于自己认知的基础上,来诠释剧本的故事。
它是没有一套固定化的程式的。
从《秘密》到《风声》到这部《山楂树》。
别说许鑫自己了,连外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许鑫的风格。
或者说是他对世界的认知。
而所有的片段延展,也都是根据灵感与审美角度而来。
可你让他说一下他现在的灵感是多少级,审美角度又修炼到什么境界……他咋给你回答?
于是,想了想后……
“还真有个收获。”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用力的点点头:
“如果说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的话,对我来讲,那就是弄懂了意大利的披萨是不放菠萝的。”
“……”
“……”
“……”
这个回答又把王敏敏给弄懵了。
什么东西?
在她那迷惑的目光中,许鑫说道:
“王记者,你知道么?意大利的披萨,是不放菠萝的。”
“……”
“……”
在刘一菲和林莄新那无语的目光中,许鑫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王敏敏更懵了。
然后就听许鑫说道:
“或者说,我弄懂了什么叫做文化的独立性与文化的包容性。”
“……?”
看着她那瞪大了的眼神,许鑫耸耸肩:
“是这样的,我们昨天晚上过来……”
他把在威尼斯大学门口的小摊上的遭遇说了一遍后,继续说道:
“可能是导演的职业病吧,我看东西,思考的就比较多。说老实话,虽然入选了威尼斯电影节,我很高兴。但在来到了这边后,我在车上,看着厂里的人递给我的资料……就是这次参赛的作品,看着那些导演的作品、演员的履历等等,我挺心虚的。”
稍微坐直了身子,他很认真的说道:
“别的不提,我说《山楂树》不比《黑天鹅》差,你会觉得是我疯了么?”
“……”
王敏敏似乎懂了他的意思,想了想,说道:
“《黑天鹅》的声势不小,甚至一直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大热人选。”
“不错,所以,我虽然在我内心里对《山楂树》很满意,但实际上,我也没自大到觉得《黑天鹅》和我拍的东西差不多。
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说白了,是我不够自信,也可能是因为好莱坞作为电影史上的工业巅峰,它的名字让任何导演都必须要保持敬畏与压力。在来到这里之前,我真没想过……包括目前,我也没想过我会吊打好莱坞,压根没有这个想法。”
“……”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