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3页(1 / 1)

加入书签

('

忙了五天之后,23号,他再次回到了厂里。

这次,丝路单元的9位评审,拿着手里的8部电影倒是轻松了许多。

只是每一部电影之后讨论的东西却多了起来。

丝路单元主要就是为了给与新人展示的舞台,以及推动具备新鲜元素的电影到大众视野之中。

而在这8部电影里,评委们的口味几乎全都保持了一致。

对于这部《到阜阳六百里》的片子赞不绝口。

其实坦白地讲,如果不是因为导演邓勇星是个新人导演,无法发挥秦海露的全部演技,同时在场面调度,以及拍摄技法上还显得很稚嫩,否则……秦海露饰演的曹俐是真的能和张子怡拼一下的。

输,就输在了电影上。

可这却丝毫不能阻挡包括许鑫自己在内,对这部电影的偏爱。

这部电影,是邓勇星指导,可监制却是候孝闲。

是李平东推荐邓勇星带过来投的。

拍的很不错。

让大家都感受到了一股惊喜之意。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电影节规定,评审结果要在观看三次电影之后,才能提交,可能这部电影就要当场拍板了。

而这两天时间里,关于8部电影的讨论也从放映厅里没停止过。

凭心而论,可能无论是齐雷也好,薛海峰也罢,乃至李明军这些人放到外面,大家看他们的目光可能商业属性要大于自己本身的艺术造诣。

但。

就在这小小的放映厅里面。

包括顾常卫在内的9名评审抛开了任何商业属性,而是以一名纯粹的电影工作者的心态,认真、负责的各抒己见。

有观念的碰撞,有理念的融合。

就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为某一部电影之中的故事,或者角色争论不休。

摒弃了一切,纯粹的一塌湖涂。

在这里,大家的身份都是相同的,都只是评审而已。

为了甄选出心目中最实至名归的那个奖项而努力着。

很吵闹。

甚至有时候唇枪舌剑搭配着一群老烟民的二手烟,熏的眼睛都睁不开。

可那股气氛……那股让每一个人都卸掉了身上的各种包袱的纯粹,却又那么的让人着迷与舒适。

简直,开心到不行。

就像是在24号晚上,8部电影看完后,大家一起聚餐时,李明军借着酒劲说的那番话一样:

“有时候,在投资公司老总这个位置上待久了,连我自己都忘记了当初我是抱着怎样一种初心,投入到咱们华语影坛之中的。唉……这两天,坦白地讲,我个人受益颇多。很荣幸能与各位共事,这杯酒,我干了。”

一声叹息之中,是人过中年的蓦然回首。

又像是重燃梦想与热爱的浪子回头。

不管怎样都好。

所有人只是共同举杯,为这场最纯粹的初衷而感动着。

酒水清冽,酣畅淋漓!

……

25号上午10点,《丝绸之路电影节》线上票务预售活动开启。

2个小时,预约购票人数超过十万。

实付款人数超2万人。

包含西安附近所有旅游景点的680元套票购买人数超16000人,并且还在不断上涨。

套票+开幕式/闭幕式+电影节放映厅4000张1280元的通票全部售罄。

下午2点,各大影院同时承载电影节游客峰值而设定的10000张循环电影票售罄。

网络售票窗口就只剩下了看一场买一场票的预约购票业务。

但,根据在晚上时各个景点线上订票的反馈。

8月2日当天开始,到8月10号,保守估计,这8天时间,可能会给西安带来超过5万名游客的成绩。

乍一看,不多。

可要知道,暑期旅游旺季并非黄金周那样,旅游人数集中。

它相对碎片化。

这五万名游客能集中在8天的时间到来,对于西安的旅游产业而言,已经是一份优秀至极的答卷了。

……

7月31日。

丝绸之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放映厅内。

伴随着最后一部电影放映完毕,9位评审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这个月的后半程开始,伴随着丝绸之路电影节的各项举措开始进行,整个一个暑期,西安俨然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热点。

兴许是国内许久没有出现过这种背后有官方支持,并且“味儿”还特别正的电影节了。

这次的丝绸之路电影节,从开启和西安各处景点联动开始,就不停的被人拿出来和国外的电影节比较。

同样的吝啬于奖项。

甚至连国人默认的最基本的“最佳男女配角”之类的奖项都没有。

一股子“欧洲味儿”。

而也正是这种古板到近乎于刻板的奖项,以及这种运营模式,被许多人寄予了公平公正的厚望。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