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9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这种利润的压缩,并不是你自己决定,是市场帮你决定的。因为市场小,所以生产者没有选择的权利。

而现在,它的市场变大,随着商人的介入。那么,市场、商人、生产者这三方就会达到一个平衡。商人制定价格,市场决定销量,销量决定生产量。这是一个稳定的三角贸易循环。

它虽然现在的价格在飞速膨胀,但随着《舌尖》等热度的退却,它的市场最后也一定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常态。之前急剧扩张的市场最后会被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间内。短期内,我估计诺邓火腿会随着供需关系的改变,继续上涨。

但又因为有金华火腿作为市场风向标来参考,它的价格不会超过金华火腿。而长远来看,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了诺邓火腿的名字,扩大了它的市场,对生产者而言,他们拓宽了市场。

是双赢的局面。

但对于消费者,每个人都必然会承担因为需求的急速扩大而提升的价格。以及,一些诸如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这种需要市场来把控质量的问题。这是隐患,但就像是我说的,在最后,把一切交给时间,时间会让这三方重新变得稳定下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需求大于供给……诺邓火腿如此,其他在《舌尖》上出现,引发人们购买欲的农副产品亦是如此。它们都会经历一段这样的时期,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一个三方共赢的结果。不存在谷贱伤农,不存在奇货可居,由市场主导消费的稳定三角……”

“……”

“……”

“……”

一番话把这一屋子人都给说懵了。

虽然没人明说,但……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都是共通的。

出奇的一致。

“你确定你是导演?而不是某个市场经济学的专家?”

不是……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咋那么奇怪呢?

一个导演……不聊人文,不聊镜头,不聊故事……你在这跟我聊市场经济学?

你……你干嘛啊!!

所有人瞠目结舌。

蕫倩呢,下意识的问道:

“许导对市场经济很有研究?”

“不算有研究,但我最近准备的论文,是有关电影市场与投资成本相互引导关系作用的题材。里面是关于市场发展及“标准化”前景可能性的相关讨论。在做了很多资料后,只需要把它们转换到《舌尖》的事情上,就很好理解了。”

“……”

“……”

“……”

全场皆惊。

都懵了。

蕫倩只觉得自己这一二十年的采访经验在此刻似乎都化作了尘土。

市场经济……标准化……生产力……

各种专有名词之下,她台词本上那些有关于《舌尖》的访谈问题逐渐开始模糊。

咦?

我和他本来打算聊啥来着?

第849章 激流勇退

“近日,由我台播出的一部名为《舌尖上的天朝》美食纪录片,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反响强烈。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该纪录片的总导演-许鑫。请他来为我们讲述《舌尖》所传达的理念与主题。”

“《舌尖》之所以选择美食这个切口,其实就是想要摒弃掉大而空的广泛主题,以食物这个小小的切口,向国外介绍国内。我们治大国,若烹小鲜。”

“对我而言,这部纪录片就像是乡愁的缩影。我不仅仅希望国内的观众能看到它,更希望能带给那些在海外漂泊的游子一份慰藉。食物的味道,便是乡愁、便是思念。思念的彼方,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家乡。这份味道里面,包含了我的国,我的家,我的亲人,以及我最真挚的情感寄托。”

“7集纪录片,我们制作组无法向所有人展示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全部味道。但,何妨寄情与山水,天涯尽头是吾乡。愿每一个远离故乡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电视机前。

杨蜜看着坐在镜头下侃侃而谈的老公,不自觉的捏住了他的手。

新闻联播……

这个对于每个天朝人都不会陌生的节目。

老公第二次登上了……

一股很奇怪的光荣感,让她此时此刻的心里堆砌满了名为“骄傲”的情绪。

于是,顺理成章的,这份骄傲到了嘴边后变成了夸奖:

“你最近一段时间健身效果真的挺大的,肌肉线条看着可棒了!真帅!”

“哈~”

许鑫轻笑了一声。

刚要说话。

他的手机里就是一阵叮叮咚咚。

“三金,看到你了哇!乖乖,说的真好!”

“我发现你现在文化素质可以哇!”

“好娃!说滴不孬!”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