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2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其中肯定有以次充好的黑心商家,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这部纪录片,就像是给全国的农副产品提供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受惠的只是个别地区,但却给大家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

21号。

《舌尖》第七集《我们的田野》播放完毕。

代表着热热闹闹了七天,在七天内,给全国人的胃袋都丢下去了一颗馋虫勾引丸,刺激了不知多少吨口水的美食纪录片,在这个五月,轰轰烈烈的走向了最完美的结局。

最高收视率1.42,平均收视率1.05。

《舌尖上的天朝》,正式完结。

22号。

央视7套农业频道《聚焦三农》频道,请了三位专家,特别做了一期有关《舌尖》的节目。

节目分别从《舌尖》引发的对各地农副产品的宣传,到它带来了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刺激,以及如何让更多的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被人们所熟知的探讨。这三个角度,聊了足足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其中,三位专家给出了一致的结论。

《舌尖》七集,一系列的美食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是一种长期、长效、保守预估能带来超十亿经济价值的巨大提升。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只要这部片子还被人熟知一天,那么该片子里出现的所有东西,就会有着源源不断的市场与消费人群。

这一部纪录片,超越了以往许许多多的宣传手段!

他们希望有着更多诸如类似《舌尖》一样的纪录片,来帮助全国的农副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聚焦三农》作为农业频道面向全国最重要的新闻输出窗口,能给到如此的评价,可见《舌尖》在央视心中到底处在了什么地位。

而央视给出评价的同时,许鑫那边也接到了罗铭的电话:

”许导,6月2号,央视这边会举办《舌尖》的表彰会,表彰剧组取得的成绩与贡献。到时候可得来参加啊!”

“哈哈,那肯定。没问题的,罗主任。”

许鑫答应的很痛快。

接着就听罗铭说道:

“嗯,另外……许导,虽然还在开会研究,但我们已经决定启动《舌尖》第二季了。”

听到这话,许鑫到也不意外。

《舌尖》这么火,第二季推出是理所应当的。更何况,团队里还有许多想法,碍于篇幅关系没有实现。

刚好。

于是,他问道:

“是原班人马?还是……”

可这次罗铭没正面回答,只是说:

“如果可以,台里希望你能继续担当总导演。”

而许鑫的反应则是眉头直接皱了起来。

这话的意思……

不过,俩人是在电话里聊起来的这个事情,所以罗铭看不到他的反应。

最后,许鑫并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只是问了一些表彰会的事情,就挂断了电话。

表彰会,肯定是要举办的。

毕竟,纪录片频道这次打了这么漂亮的一仗,不犒赏三军,肯定说不过去。

但比起央视,市场的反应却更加的迅捷。

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纷纷向许鑫发出了邀请。

想要邀请他担当总导演,来制作一部美食纪录片。

其中,滕讯给出的价格最高。

一集,单是片酬,就开到了500万。

题材、形式,剧组等等,随便许鑫怎么发挥都没问题。

只要他答应。

一切都不是问题。

而许鑫看着妻子从公司拿回来的这些……姑且算是商务邀约的清单,只是略微思考,便拨通了任常珍的电话。

任常箴、闫大忠、胡莹莹、马玉洁……七集的导演,他都约了过来。其中还包括老同学方修,

地点依旧放到了双唯那个专属《舌尖》团队的会议室里。

此刻,会议室里的许许多多资料还没来得及搬走。

这些见证了《舌尖》辉煌的资料就摆在桌子上、地上、柜子里……而众人再次走进来时,不约而同的都有种物是人非的荒诞。

不过,这种情绪也只是一闪而过。

更多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喜悦。

“老许,今天找我们来是……?”

听着方修的话,许鑫笑了笑,示意苏萌把刚才复印的上午邀请发给了每个人。

大家拿到了之后看了看,眼睛里迅速蔓延起了一丝疑惑。

这些邀请……不都是给你的么?

发给我们看做什么?

而见大家都看完了,许鑫便直接说道:

“今天喊大家来,其实原因就在这。各位都是《舌尖》的核心小组成员,之所以把你们单独喊过来,便是如此。老方,这里面除了你在央视外,像任导、闫导都并不是编制内的人。但咱俩是同学,关系也近,这些事情我也不瞒着你。”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