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8页(1 / 1)
('
“来自学长的友情提示:基本功基本功基本功!许老师讲的全是基本功演变而来的。学弟们,一定要打好基础,真的太重要了!”
显然,从校内的BBS上反馈来看,许鑫的课程,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们极为受用。
不过……就在大家讨论许鑫的这两节课程的时候,研究生那边……
“兄弟们,羡慕哭了啊!于主任那边带的研院哥们刚跟我说的。许导提交了一个纪录片项目,要带着手下的研究生一起!啊啊啊啊!据说还是个大制作,光是经费就有好多!而且……纪录片啊!!!!!!”
“卧槽!你是认真的?兄弟哪来的消息?真实吗?”
“废话!我那哥们亲口和我说的。项目已经提交上去了!”
“研究生都能报名吗?还是怎么样?是找于导?还是说找系里报名?”
“楼上的哥们别琢磨了。你又不是于主任的研究生,就算你报名通过了,你导师面子好看?”
“擦!真的假的?!纪录片项目?什么类型的?《舌尖》第二季?”
“不会是《舌尖》,央视那边已经发新闻了,开始制作第二季。许导退出了。”
“我也听说了,据说是历史人文类的。许导是总导演。”
“……报名有限制不?”
“肯定是于主任的研究生优先吧。啊!!!好后悔啊!当初听说于主任的研究生是大热,报的人多,没敢报。早知道我就努努力了啊!!!!”
“楼上的兄弟,咱俩一样。不过也没什么办法,我听说今年更夸张,光是报于老师这的就有三四百,这一届的研究生更是优中选优。太夸张了啊……”
“有啥夸张的,你看看许导那一届和他上一届研究生现在都在干嘛就知道了。郭凡出来就加入了西影厂,现在已经开始一部千万级的处女作了。文木野他们也在其他剧组当执行导演。人家的名头是顶着威尼斯最佳导演获奖影片《山楂树》的执行导演。这起点……”
“……许导这么做真的合适么?”
“?兄弟你在说啥?都研究生了,还问这种蠢话?人情社会不懂?不然你以为于老师的研究生为什么那么多人报?”
“明年考博,我拼死也要挤进侯老师那。”
“大家的心思都差不多,挨许导近点,师出一门,好处太多了。”
“我悟了!我是许鑫的狗!”
“……他不就是狗吗?”
“你是真不怕死啊。”
“……”
……
“BBS上这几天可够热闹的。”
听着于珍的话,许鑫笑着点点头:
“是,我也看到了……找您问的人多么?”
“多,多了去了。包括一些导师,手下有些优秀的苗子,也都想塞进来……大家对你还真挺有信心的。”
于珍虽然语气里有些“苦笑”的味道。
但实际上,脸上都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只是因为一部《舌尖》。
或者说……
仅仅一部《舌尖》。
天朝的纪录片领域,正式录入了许鑫的名字。
并且,碑刻的地方,还是最高处的位置。
“那咋办……一期的项目也不是啥大制作啊。”
许鑫一脸无奈。
这几天的时间,没屁事的他在家整理出来了两套纪录片的项目雏形。
一套,就是以文物修复为底的主题。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文物修复之路。
他觉得还挺诗意的,毕竟是“丝绸之路”给他的灵感。
这个名字……他特别喜欢。
虽然不知道杨蜜那“大哥你认真的?”的眼神从何而来。
反正他挺喜欢的。
而另一套,则是想拍拍这座紫禁城。
从燕京修建开始,一直到如今。
前面的项目企划呢,很小。主要就是那些老师傅和修复文物的故事。
算是实验作品。
而后面的项目……很大,里面涉及到的知识过于庞大。无论是于老师还是侯老师,看到他的企划后,都打算当做一个长期项目。
分阶段的来做。
反正……研究生这种“牲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嘛。
当然了,这是许鑫自己的想法。
别人说这话算是侮辱,但他说这话就半点毛病没有。
因为他也是牲口之一。
关于故宫紫禁城的项目,需要的是历史的严谨,以及那蕴藏在天朝人骨子里的浪漫相结合。
这个项目许鑫具体也还没有什么头绪,得慢慢研究。
索性定了个长线的五年计划。
但修复文物这个课题,可能明年差不多就能启动了。这些天已经开始择选项目成员。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