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5页(1 / 1)

加入书签

('

“真无法想象你们到底是怎么成为朋友的。感觉好混乱……”

“别提了。唉……”

朗朗一声长叹:

“那真的是一段孽缘。你想听么?我给你讲讲?”

“好呀!”

女孩闪闪发亮的眼眸始终紧锁着他。

亮晶晶,笑眯眯的应道。

(注1:我估计全网我是第一个知道吉娜父亲名字的人。约根·雷德林格,因为在网上一直搜不到,我忽然想起来朗朗和岳父有一起拍过一个视频,我想着对岳父总会有个称呼吧?就去找到了原视频,听了几遍,很确定朗朗对岳父的称呼是:约根。然后组合了一下吉娜的姓氏,应该就是这个名字没跑了。只不过中间名字不知道,但也不影响。)

另外,柏林电影节关于《烈日》的视角,其实从这里算是开始了。主要原因是戛纳我写了两次,威尼斯我写了两次,流程都有些偏“网友说”的节奏。都是放映--好评——网友评论——国内评论的节奏。这俩人的感情节奏,我没法像七哥和老王那样,通过某部电影,以及时间线一点点去建立。也不想写同质化严重的剧情,所以这次的视角我选的是这种以俩人“约会”的视角,通过一个没有看过电影,不了解许鑫的人眼中的世界,来描述这段柏林的故事。

柏林整体故事其实就是三个阶段。一阶段是《完美》引出的好莱坞线,二是老狼的感情进展。其实我说实话,MIUMIU这人并没有那么的差。至少对朗朗是真的好,俩人的分开,父母原因占据大多数。但为了剧情,我才把她塑造成一个这样的人设,心里还挺愧疚的。所以我埋了微商线。后文可能会有一句两句她事业有成的样子。至少不用跟现在似的,整容整的跟个鬼一样。而最后的阶段,就是即将开始的这段了。以一个“素人”视角来走。

故事进展到现在这个字数,我尽量去减负。但13年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年,笔墨会偏多一些,并非故意去水,各位见谅。

第927章 想一出是一出

“OMG……”

餐厅内。

吉娜瞪大了双眼,看着对面的朗朗……这下,她不纯洁了。

本来瞳孔里只倒影了朗朗一人的影子,现在却挤进来了一个姓许的,一个姓周的。

“对,这是他的原话:谢谢购买正版的歌迷养活了我,那些买盗版的歌迷,我也不怪他们,而是很荣幸我能成为他们的青春。这是JAY对他所有歌迷的认知。怎么样,是不是很诗意?”

“嗯嗯!”

瞬间被这位JAY的胸怀以及对待歌迷的态度所征服的吉娜用力点头,同时拿出了手机,打开了ITUNES,开始搜索他的歌。

她太好奇了。

好奇能说出这种话,平等对待每一个歌迷的歌手创作了怎样的歌曲。

接着搜索到了JAY的名字后,看着里面很陌生的中文,她几乎没什么考虑,一股脑的全都添加到了歌单里……然后才发现一件事……

怎么那么多?

不过没关系,她忽然对JAY很感兴趣。

而一边添加,她一边好奇的问道:

“那许呢?他对待掏电影票和不掏的影迷是什么态度啊?也是这样?”

“那倒没有。”

朗朗摇头:

“他不在乎。”

“……不在乎?不在乎影迷吗?”

“唔……”

这话其实有些不好回答。

但朗朗觉得,还是有必要说。

于是,他点点头:

“对。”

“???”

看着吉娜疑惑的目光,朗朗用一种很冷静的声音说道:

“其实许他从来没表达过这方面的事情。影迷支持不支持,好坏评价,或者是让他赚了多少钱之类的……他其实从来都不说。刚才咱们不是说了么,许的家庭条件也很好。其实在我们四个人里,他能排第二。”

“嗯嗯。”

“他拍某一部电影,我们聊起来的时候,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坏。我们说出来后,他很少和我们去争,像其他一些导演可能会说:你觉得不好是因为你没看懂……但他不是。我们觉得不好的地方,他听了之后也不会发表什么意见,最多说一句:我知道了。

基本不会表达自己什么观点。

而我说的不在乎,其实也是我们觉得许最厉害的地方。他很少会去被外界的意见左右,因为他很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电影、绘画、音乐……都不是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所以他很专注,甚至可以说很自私,只专注于自己所认知的东西。

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就专注于某件事……他有一句我觉得特别能概括艺术生涯的论调,叫做:你只需要朝着你的目标前进,在这途中,你所取得的成就,与被多少人喜欢、讨厌,都不要去在乎。因为那只是你前进中的风景而已。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