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1页(1 / 1)

加入书签

('

“因为mR.威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才是这电影有意思的地方。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受伤会流血,伤心会难过……这片子真的挺不错的。”

孟丹青说着,忽然挠了挠头:

“咱俩下个月去美国的时候,打靶去吧?”

听到这话,平常对枪械啥的根本没兴趣的张末一反常态的点点头:

“好。”

还别说。

她这会儿手也痒。

都是这电影闹的……

……

“兄弟们,《疾速追杀》强烈推荐!真的好看!”

“真的?你去福州了?”

“对,和女朋友买了个丝路电影节的套票,来这边玩几天。刚才看了《疾速追杀》,真的,真好看!我草,枪枪飙血……太爽了!”

“枪枪飙血?这片子能过审?”

“有血咋就不能过了?反正你别纠结,真的,来看看,这届电影节虽然其他片子还没看,但就冲这一部电影,我就觉得值了!全球首映啊!”

“杨蜜的《超体》呢?咋样?”

“我还没看,没抢到票,首映放晚上了。她的票好难抢!”

“我有点想去瞧瞧了,而且我看评价,展映的那部《你的名字》评分超级高!可惜看不到tc版……”

“谁敢tc?丝路电影节这么多年都没见过tc过。最多是三五秒的片段,谁敢tc,上午tc下午就进去了。”

“总之,意思是很好看?”

“无敌好看,我不和你们说了,我去吃饭,我女朋友抢到了《归来》的票。”

这种类似的论调,从单独的几个友人凑到一起的小群,到网络微博等等公众媒体开始蔓延。

说老实话,电影节其实也是有明星效应的。

无论是主竞赛单元,还是展映单元,作为媒体的本能让他们追逐着热度最高的影片。

这就像是许鑫的《失恋33》天入围戛纳展映,明明没评奖资格,可在国内依旧实时跟踪观众反馈是一个道理。

丝路电影节亦如此。

无论展映还是竞赛单元,以那无法量计的人气、影响力为高低,大家追逐着自己感兴趣的影片。

于是,在陆陆续续第一部电影放映完毕的时间里,一些消息如同翻花一样,在互联网上冒了出来。

无论是微博、朋友圈、聊天群还是贴吧。

【《绣春刀》!原汁原味的武侠电影!】

【《超体》,杨蜜的好莱坞大片到底有多精彩!】

【合格还是亮眼?许鑫的初次好莱坞之旅,《疾速追杀》到底好不好看】

【刘知诗的翻身仗,张一谋回归初心之作,热评《归来》】……

霎时间,网络上风起云涌。

甚至让人有些搞不清楚到底哪些是展映电影,哪些是竞赛单元了。

一下子,关于丝路电影节的各类消息充斥于所有人的视野。

言论还各不相同。

有夸《战狼》拍的好热血,感觉燃起来了。

有人说郭凡这部《同桌的你》好狗血啊。

还有人说《暴裂无声》没想象中的好看,但杨蜜演技好棒等等。

说什么的都有。

但无论哪方面,都离不开以电影为中心的话题。

8月2号这天,无论是谁,只要他上网冲浪,那么他就一定能看到关于丝路电影节的话题。这也让丝路电影节这个名词,出现在越来越多不同喜好、不同文化、不同相性的圈子当中。

更别提,新海诚的到来,还带来了二次元的全新感受。

那动不动就偶遇某个明星的照片流出就更无需说了。

关于丝路电影节的一切,就在这短短的半天多的时间里,风起云涌,刮向了四面八方。

而这还只是丝路开始的第一天。

或者说……

半天!

但,其实在丝路电影节的内部而言,这还只是第一步。

第一步,是主流媒体的力量。

这一届的丝路电影节,许鑫力排众议,主动拥抱了新时代,搞起了一个崭新的方式。

其实说新也不能算是特别新,这招之前就用过了。

那就是邀请一些长期活跃在网络上的自媒体,或者是个人向,拥有一动人气积累的一个新兴职业---网红。

邀请他们来参加。

当然了,真要说起来,现在的网红质量其实很参差不齐。

或者说,这职业注定就是一个需要博取流量的职业。而有的人,确确实实会为了流量而不择手段。

所以这份邀请还是比较冒险的。

甚至于,如果观众觉得邀请的网红与丝路电影节的气质不匹配,没准还会觉得电影节Low,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了。

于是,他这次的目标很明显。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