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1 / 1)

加入书签

('

回去的温言,与谁都保持了距离,想要对她自荐枕席的人,还真不少,毕竟她手握大权,又年轻貌美,贴她完全不亏。

温言在半场的时候就离开了,拿着女帝赏赐她的东西回傅宅。

她拿出铜座玛瑙灯,来到傅明庭面前献宝,对方脸上是止不住的喜意,露出了由心绽开的笑容,

“彩娥,给我们家温大人切最甜的瓜来。”

彩娥捂嘴笑着应下,去给温言端水果。

白色玛瑙灯杯底下,是雕刻栩栩如生的鲛人,他的尾巴支撑起灯。

据傅明庭后来调查,藏在铜身像里头的灯油,很可能是万年不灭的鲛油。

书房里的灯全部灭了,温言和傅明庭在黑暗中,惊喜的看着被点亮的玛瑙灯,火焰的颜色,温言从未见过,是淡蓝色的。

只点了这么一盏灯,整个书房却是明亮,温言和傅明庭的眼睛,盯着火焰久久移不开,温言率先开口,

“我死了这灯给我陪葬。”

“不行,我的墓里要装它。”

“那我大方点,我的隔壁给你留位,这灯放我墓室。”

“那我吃亏点,我的墓再扩大给你留位,这灯要放我这里。”

“放我这里。”

“不行,放我这里。”

……

有种说法,有长明灯,能被神明看见,转世能得到祝福。

幸亏女帝不知道这里头装的是什么,否则还真要不来。

因为这灯,温言和傅明庭连死后墓穴都商量好了,灯放中间,一起照亮他们两个。

第71章 应酬的酒局

货币银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流通,正面景国国鹰,背面女帝肖像,写着元平通宝。

银元的面额分三种,分别是伍角,壹圆,拾圆。

它取代铜钱和碎银,元宝和银票依旧保留。

在工商署的政令发布下,民间的银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言趁机招皇商,成为国民银楼。

所谓国民银楼,并不是没收个人资产,而是附属于工商署,由它入股,然后主控股分红,经营由商人自负。

这个条件,对银楼商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抢了钱又让他们干活,谁愿意啊。

但由于还有后续,商人们苦恼极了,纠结是否是个机会。

虽然工商署主控股国民银楼,但是,国民银楼将在景国的每个州,每个城,至少都有一楼,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的县。

景国那么大,若是遍地能开,就是利润的大头被工商署拿去,也够让被选中的皇商乐开花,并且,这能垂名青史,光宗耀祖。

选银楼皇商的消息,在景国各地传开,不拘大都本地的商人,只要符合工商署颁布的条件,所有银楼商人都可以来竞选。

名额有四个,最后的定夺权在温言手里。

一时间,请温言喝茶吃饭的局,多不胜数,商人的背后,都有达官贵人做靠山。

就连周浔之也邀请她,六部之首,吏部尚书的面子,温言不能不给,带着傅明庭一起去赴宴。

明规官员私下不能聚宴,若是同僚私聚,地点一般都在隐秘的郊庄。

时间在休沐日的前一晚,温言和傅明庭来到郊外半山腰的别庄中,在太阳落山前抵达了目的地。

私局上,沈枝意和陈煜安也在,还有御史台大夫杨大人,刑部尚书卫大人作陪。

陪客的两人品级都要高温言半级,这场私局,周浔之给足温言面子。

沈枝意比以前长进许多,会和温言虚伪客套了。

四大国民银楼一旦建立起,这经济秩序,就由他们说了算,就算是有商帮,也造成不了多少影响。

温言虽然没有改动限商令,但国民银楼可以帮她间接实施改革。

温言想的是改变现有的经济机构,而其他世家大族,想的是分一杯羹,占取这银楼的龙头老大位置。

饭局上,吃的东西不算珍奇,周浔之提供的酒,叫人开了眼界。

这酒出自鸿州的一个私人酒窖,产量一年只有二十坛。

味香但不烈,上口贪杯也不易醉。

酒桌上,向温言提出来的银楼竞商问题,全部由傅明庭代她回答,她只微笑喝酒,一概不接话。

她的这副态度,别人会觉得她摆架自大。

但,这是她在所有局上的态度,不开口拒绝直接得罪人,已经是她和傅明庭想到的最好态度。

沈枝意就不爽她装腔作势的模样,想要开口,被陈煜安握住手,桌底下,他用力扣住她的手指,暗示她不要冲动。

沈枝意瞥了一眼陈煜安,没有其他动作。

周浔之早就知道她在其他人那里也这样,并不觉得她自大装腔,反而觉得她聪明棘手,一张脸对所有人,即便得罪人,也不过是态度有问题,不会上升到其他。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