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1 / 1)
('
第二天清晨,文俊独自束装就是,出南津关径奔白鹿岭.他要祭告恩师在天之灵,同时到峡谷探省恨海狂人。
当天午后,云彪与一群英雄好汉们,分批上船下航。一个个磨拳掌兴高采烈,象是有大事待办,黄山,这座皖境三大名山之一的山岭在徽州西北,原北点山与南面的点山遥遥相对,大唐天宝年间,正式名为黄山。山共三十六峰,以天往为最高。每一座名山,大概都有一座甚么“天柱峰”,黄山自不例外,最高那座峰头海拔不过五各千尺,名之为天注,未免过甚其词,形容得太过火了些。
大明嘉靖三年十月初二日午时正,天柱峰头突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其中僧道俗具全,每一个人都有一身出类拔革的身手,要让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准教人吓得打哆嗦,或者肃然起敬,打躬作揖惟恐礼之不周。
峰顶靠南一面,三株巨松之下,六个人团团坐定,似在商讨一件极为机密的大事。这些人中有几个熟面孔。
正北盘坐着武当掌门玉道人道全,他的右首是昆仑派掌门龙虎真人至清,左首是腔恫的掌门乾坤一剑玄真。三个三清羽士,志同道合自然的坐在一处,武林中大名鼎鼎的玄门三大剑派全都到了。
西南角危襟正坐着,一个年近百龄的老和尚,雪白的长眉直垂至观骨以下,湖脸皱纹,显得清瘦而又朗健。他就是字内尊崇,卓行超绝的少林目下掌门,长眉佛超尘。
东南首,倚在松要下的一个大和尚,正在眯着眼似在打瞌睡。他年岁看去不过五十龄,其实已过了八十大关。身材高大,腹大如鼓,肥头大耳。满脸红光,任何时间都堆着和煦的笑容,令人感到十分可亲,他把那权威象徽的九锡禅仗,随意倚在肩上,右臂屈倚松韩,脑袋枕在臂弯里象是睡着了。他就是峨嵋的掌门人,笑面如来法性;
正东是一个古稀老人,土佬儿装扮,但脸皮白净,目光不时透出冷似寒冰的异光,白须拂胸身材修伟,他背着手,不时回走动,低头沉思。他是雪山派名义上的掌门冰魄神剑岑人龙。
这里且略提雪山派的来龙去脉。当宋室南渡之际,许多不甘金人奴役的中原奇士,纷纷离开中原。有些渡江南逃,而有些看不惯金陵那群苟安君臣嘴脸的人,却远走边荒异城,岑公亮率三姓子弟,经常外出到中原一带行道,格杀朝廷派来统治的鹰狗,兴之所至,戏称自己是雪山派的创始人。
第十八章
雪山脉的立派圣地,在玄山主峰之西一百八十里,距打箭炉也有三百里,那儿有一座神奇的山谷,名叫长春谷,三家人老小不过五六十人,就在这谷中无忧无虑地生活。雪山派的门下,其实也只限于三姓子弟,平时极少出山。
白龙峰之役,雪山派出接到请柬,可是他们不想卷入旋祸,仅派了三名门人袖手旁观,好次昆仑、崆峒、峨嵋、武当四派,死伤奇重,原来是前来相机排解的少林弟子,也遭了无妄之灾,只有雪山三位门人,未受波及。
恨海狂人怒闯六大门派山门,在长春谷外放了一把火,未得其门而入,雪山派仅受了一顿惊忧而已。
概略表过,书归正转。松风怒号,声似万马奔腾,黄山之松,为天下之冠,这一带丛山中,全是一望无崖的松海,初冬罡风凛冽,松涛的声势确是震人心弦。
乾坤一剑沉声发话,打破沉寂,他向玉道人说道:“全道兄,咱们不请黄山派的霄道友,岂不失算?”
玉道人淡淡一声道:“这才是万全之策。黄山派立派不过三十年,门人弟子恐天下不乱,要让他们参予,不管成败与否,六大门派的声誉,不堪设想。”
乾坤一剑冷笑说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道兄多虑了。”长眉佛木然地说道:“老衲认为,全道友所虑甚为至当。”他昂首向天,又漠然地道:“这次六大门派掌门人,为了门派今后存亡,共聚黄山商讨,计算一个后生晚辈,虽胜亦无面见人,何必多让旁人参予?”笑面如来坐正身形,拍拍大肚皮道:“贫僧亦有此想,但不知岭檀越有何高见?”
岭人龙淡淡一笑,道:“老朽毫无意见。雪山派一向是独善其身,诸位不用老朽解说吧?”
乾坤一剑阴笑问道:“岑施主不怕天残剑又闯贵派长春谷吗?”恨海狂龙与老朽一无牵缠,相信他绝不是疯狂之人。”
乾坤一剑仍在阴笑道:“阁下别忘了。当年的恨海狂人了,又何尝与贵派牵缠了?咱们六大门派息息相关,祸福利害相共,江湖中人每一提及即说‘六大门派,可见彼此之间已可算血脉相连,恨海狂人当年敢于分闯六大门,就日用证。目下恨海狂龙公然与武林为敌,与江湖不齿的淫妖,其行止正邪不两立,他绝不会放弃与六大门派为敌之图,岑施主并非健忘,火焚长春外谷的教训,想必记得,旧事重演,并非不可能之事哩。”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