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1 / 1)
('
初八日午间,五派掌门带随派中顶尖儿老宿,先后到达少林,由冷面佛接待,整整计议了两天。
从初九日起,少林寺关闭山门,将香客和寄宿随喜的施主檀抛居士们,全请出寺外去了。
冷面佛接到面壁巷掌门传出的法渝,说本寺憎侣绝不可与恨海狂龙为敌,如果他来了,请他至面壁巷便可。“初十日清晨,文俊在许州至登封的大道上骑马狂奔,沿颖河向登封急赶,他要在午问到达少林。
他总是高兴午时正与人约斗,也准时到达,从不先至约斗之地先行踩探,他却未料到有人已先他而至。
凤姑娘一行六人途经武当,一见武当的凄凉景况,不由大疑。接待她们的老道一看她们来势汹汹,大事不妙,使愁眉苦脸将恨海狂龙大闹三元宫之事。一五一十如此这般一诉。凤瑛玉琴和绛衣夫人,高兴得简直上了夭,大乐之下。轻轻放过了武当的老道们,免掉武当一切,向登封急赶。
她们由老河口走南阳,经方城直趋汝州,马不停蹄日夜追赶,初九日下午半夜便到了登封。
登封城里找不着文俊,几位姑娘搜遍所有客店,但踪影不见,她们可急啦!以为文俊也许落在少林掌中了呢。
第二天是初十日,姑娘们到少室山的要道上等。卯时、辰时,已时已过了。仍不见文俊的形影,凤姑娘一气,不等啦,先找他们算帐去。
由于她们已得到文俊仍然健在的消息,大喜之下愤怒全消,因而救了少林的和尚,也救了六位掌门。
三祖姨一马当先,凤瑛两姑娘紧随在后,六人六马一阵急走,到了进入少林登山石走道前“源远流长”的牌坊下。
牌坊前,分别站八名身穿青条玉色袈裟的大和尚,八名青色箭衣腰悬长剑的大汉。他们一见六名红红绿绿,悬剑挂囊的老少女人策马而来,脸上全变了颜色。
其中一个和尚枯礼说道:“阿弥陀佛!女檀越来得太早敞寺毫无准备,以致未能以大礼相迎,尚望檀抛们海涵。”
“大师是说,我们不该早来吗?”
凤姑娘脸上笑面如花,恶作剧地问、自从得文俊的讯息,她全变了一个人,爱情的魔力,真是不可思议啊。
大和尚惊得大冷天直冒汗,忙分辩道:“小僧不敢,只是檀抛们来得突然,“敞寺未能礼迎,于心难安而已。”
三祖姨淡淡一笑道:“说好好说。贫道来得鲁莽,休怪休怪。请引路登山。”
“擅做们的坐骑,请交由小僧照料。”
凤姑娘一撇嘴说道:“哼!少林寺任何人须在此下马,难道说我们也该遵守你们的规矩?大和尚,你最好知趣些。”“三祖姨,我们走啊,给他们三分颜色,他们可神气哩!”
瑛姑娘也说。她以前柔和的性格,反而有些变了。
六匹马缓缓登山,临行玉琴姑娘转头问道:“大师父,恨海狂龙来了的?”“还未见到。”“各派掌门呢?”
“全部莅临。”
“好!谢谢你,大师父。”
第二座牌坊下,也有八名僧人和八名俗家弟子、他们知道拦阻也是白费劲,自讨没趣,干脆合掌行礼,念声“阿弥陀佛”,目送她们往里闯。
第三座牌坊后,就是宏丽的庙门,门前三十六名身穿黑条红袈裟的高年和尚,和十八名俗家门人,中间有一个年约百龄,身穿绿条浅红袈裟的老和尚。干瘦脸,垂肩耳,双目神光灿灿,紧闭着枯唇,冷冰冰地令人不寒而怵。他手中持着金光闪闪象徽权威的八宝禅杖,这位就是代主大局的冷面佛慧法,掌门长眉佛的师叔。
“南无阿弥陀佛!檀樾们远道而来,老衲不克远迎,恕罪恕罪。”
他冷冰冰地说完,合掌一礼。
六人跳下马背,三祖姨回了一稽首,淡淡一笑道:“贫道自西东下,已会过五大门派,今日打扰宝刹,万千之幸。宝刹名震定内,誉为武林北斗,三神山草野之人,大师竟折节礼迎,贫道甚感慌恐。”
“神山绝学,武林有口皆碑,敞寺僧众日以清修为事,施主们抬爱以讹传讹,反令敞寺憎众于心难安,世不胜慌恐,施主远道而来,请移驾客院随喜,老衲领路,请!”
“大师盛意,贫道心领,但贫道等并非随喜而来,不敢打扰宝刹,但不知六派掌门人都在宝刹吗?”
五派掌门人皆已莅临,惟敞派掌门人因七星山之事,内疡于心,已于新正之日,入关面壁十年,敞派掌门一职,现暂由老衲代行。”
“七星山暗袭恨海狂龙,贵派掌门人以武林北斗之尊,轻率行事,大错已成,怎能面壁了之好教贫道失望。”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