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1 / 1)
('
船,则停靠河码头。
天色已经大明,码头方向传来了开船的锣声。
“你可以回去了。”二爷爷取过他所携带的包裹说:“明年你要出门历练,行前二爷爷
会来看你。”
“二爷爷好走,祝顺风。”他恭敬地行礼相送。
二爷爷含笑向他挥手,转身大踏步走了。
码头附近是一条长街,显得忙碌非常,码头泊了不少客货船,人声嘈杂。
徐永康等二爷爷走了许久,方悠哉游哉从街东进入长街,接近码头,目送已远出三里外
的上行客船扬帆飞驶;船上有他在黄山落户的二祖叔二爷爷。徐家人丁旺,田地却不可能增
购,因此除了本支长房子孙之外,不得不至外地置产落户;这是太平盛世人丁增加的必然结
果。家中的田地不需要他照料,所以他利用送二爷爷的机会,到城里走走,打算会会朋友。
离开码头,他走向到南门的大道。码头一带他很少前来,所以没有人认识他。
刚出街口,后面脚步声入耳,来人走得匆忙,而且人数不少。他本能地移至路侧,让赶
路的人先走。
四名穿劲装佩了刀剑,带了行囊的中年人,昂然阔步超越。经过他身旁时,一位虬髯佩
剑人扭头瞥了他一眼,眼神极为凌厉。
他穿了一袭青袍,人才一表极为出色。虬须人仅瞥了他一眼,便径自大踏步走了。
“大概是安、梁两家的武林朋友。”他想。
对这些武林豪客,他常常本能地暗中留意,因为他年满二十岁之后,即将离家外出至江
湖历练,多了解一些江湖动静,对他是十分有利的。
这条路上往来的人很多,谁也懒得去管陌生人的闲事。里外,高大的南门城门楼在望。
他慢吞吞地信步而行,先后有不少人超越到前面去了。
前面出现三个熟悉的人影。他一怔,脚下一慢,脸上因喜悦而出现兴奋的神情。
是两男一女。人当然熟悉,梁家的二少爷梁世亮,和世亮的妹妹梁玉凤姑娘,另一位是
梁家的老仆梁仪。
梁世亮已经成家,妻子王美瑶据说是南京武林大豪的千金小姐,人不但美,拳剑也极为
出色,但这位二少爷脾气火爆,在本城是有名的霹雳火,整天在外面与三朋九友玩乐,似乎
并不怎么喜欢与美貌的娇妻相处,成家两年,好象没过几天甜蜜日子。
玉凤年方十八,是梁家的天之娇女,身材刚发育成熟,美得象一朵富贵牡丹花。
美丽的姑娘本来就免不了自负骄傲,加上家传武学佼佼出众,她自负骄傲乃是意料中
事。
徐永康偏偏鬼迷心窍,从小就喜欢这位梁家的大小姐。玉凤小时候就是一个小美人,经
常出城游玩,与徐永康做了好几年玩伴,迄今仍然保持良好的友谊,只是她对徐永康相当的
不满,因为徐永康拒绝学武。这种不满,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加深,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友情。
渐来渐近,徐永康首先含笑招呼:“梁二哥凤姑娘,早,出城来玩吗?仪伯伯带了钓
具,江钓的好时光已过了呢。”
梁义带了四根钓竿、鱼篓、食盒。这种长竿用在江钓,江钓以夜钓与晨钓最适宜。
其实钓鱼的去处多得很,到处都有湖荡港汊,连稻田里都可以捉到半斤重的肥鱼,小沟
里也可钓得到三两斤的鲤鱼,路旁的水沟也到处可见鳅鳝鲂等等鱼鲜。
“是啊!约了朋友到下面旧江口垂钓。”梁世亮欣然说,这位梁二少爷对徐永康一向并
不怎么客气,今天显然比往昔友好:“怎么一早就从码头回来?有理吗?”
“送家二祖叔动身。”徐永康的目光落在玉凤身上:“凤姑娘也上船?想必另约了女伴
了。”
玉凤一身短打扮,窄袖子细花短袄,扎脚裤短蛮靴,把玲珑凸透的美好身材衬得极为抢
眼,也平添五七分刚健婀娜的英气。她一双会说话的明亮大眼,似笑非笑地盯着徐永康。
“没约翠凤,没扫你的兴吧?”玉凤说:“你大概是想进城找她玩的,可惜,你今天约
不到她了,她家这两天好象来了不少客人。”
翠凤,是指安家的女儿安翠凤,比玉凤大一岁。安翠凤由于经常往南京跑,在乃父主持
的尚武堂帮帮忙,见过世面,人不但生得美,性情也温柔,在外出时,很少象梁玉凤一样穿
短装,穿衫裙象个淑女。在本城,两位姑娘被称仪真双凤。
安翠凤外表毫无武林女英雄的气概,其实她的武功根底相当扎实,人缘要比梁玉凤好得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