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1 / 1)
('
陛下说了,只要你们愿意报效朝廷,待来日收复山河,那五分之一江山统统送给诸位。”
闻言,众人倒抽凉气,面面相觑。
在这混吃等死也是等死,跟了天子,最差都能吃口饱饭。
将来混的好,若真收服失地,搞不好分的上一杯羹。
这种好事,上哪去拿?
所以,一群人前赴后继报名。
刚当上兵,饭立刻管饱,然后率先发了一个月军饷。
当然,秦纪根本没有那么多钱发放军饷,发的全是欠条。
秦纪以前就说过,以“秦纪皇商”做担保发放欠条,留好欠条,以后能换钱换利息,还能换地。
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
乱世最怕什么?不是怕死,而是怕没希望!
秦纪虽说没钱发放军饷,但发了欠条,欠条意味着希望。
现在报名的多数都只为先吃饱饭,然后怀揣希望将来分地。
当然,扩编的皇龙卫并非来报名的都要,需要经过严格筛选。
没被筛选上的,呜呼哀哉,捶足顿胸。
也不是说就此放弃这波人,而是另做他用,由火器局、肥皂厂、矿工厂等等二次挑选。
男女老少,老弱病残,来者不拒!
男的可以打铁、挖矿,女的可以进厂、纺织,只要你愿意付出自已的劳动力,就都能吃上饱饭。
至于不愿报名工作,好吃懒做,继续端着破碗蹲在路边望天发呆,等待救济的,便留给宁翊桐刷女帝声威。
那群好吃的做的,其实也蛮倒霉。
本以为朝廷从巨江一带将他们接来,弄个灾民区,会永远救济他们。
结果,天子救济是救济了,却吃不饱饭,最后弄出个骚操作,把愿意跟他走的带走了。
剩下的人怎么办呢?
宁翊桐倒也派人赈灾,想刷名声!
然而,发放下来的粮食,全是参有沙子的。
煮好后乌漆抹黑,一锅黑水,不知里面几粒米几捧沙!
不奇怪,此乃寻常操作!
第120章 报应
用官老爷的话来讲,就是废话别那么多,给你口吃的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嫌弃饭里有泥沙?
赈灾,以工代赈,秦纪,宁翊桐,双方进行的如火如荼。
很快,秦纪扩招皇龙卫的事情,传到宁翊桐耳朵。
宁翊桐肺都要气炸,后知后觉发现自已总有意无意被秦纪拖进陷阱。
分明是一群难民,狗昏君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其中挑选人马,扩充他的私军,也不和朝廷报备,入正规编制,由兵部统一管辖。
可气,真真可气!
养兵要有大把银子,不养兵,她女帝的地位每况愈下,岌岌可危。
无奈,咬着红唇,发狠,学着秦纪,扩编军队。
同样,人马也从难民中挑选。
但由于前后脚的原因,她能挑选的人马全是秦纪挑剩的。
一开始不愿以工代振的地痞,所谓一物降一物,一熊熊一窝!
秦纪的首批皇龙卫来自难民,自愿参军!
而宁翊桐的首批皇玄卫,来自贵族,此次又把被秦纪挑选剩下的无赖强制征用……
贵族们肯定是看不起地痞的,所以对其训练相当苛刻。
那群无赖也有样学样,各种欺负百姓,所谓学好不容易,学坏太简单。
当前,秦纪派到高丽、吐鲁番等小国商量购买粮食的使者,才刚刚到达。
保守估计粮食购买还得要段时间。
他个人的小内库里,粮食勉强够支撑一个月。
但……一个月后呢?怎么办?万一购买粮食失败呢?怎么办?即便购买成功,路途遥远,被打劫了,又怎么办?
太多的怎么办,成了秦纪如鲠在喉的心事,一日三问锦衣卫,使者回来没有?
同样,宁翊桐万分后悔,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痛骂自已。
最开始秦纪有意向招兵,就该严厉制止!
尤其是他说要火器局脱离工部更名皇器院的时候,她就不该放纵。
放纵了那一次,便如同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她恍然发现,当初懦弱无能、成日杞人忧天的天子,已经无法掌控了,彻底失控!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有皇器局,秦纪就能不断生产火器,然后通过和吐鲁番交易卖火器挣的大笔钱,开设“秦纪皇商”分店,创办工厂,给他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宁翊桐除了依旧把控朝堂外,别的只能干瞪眼,无能为力。
她在等,等一个除掉秦纪的机会。
皇天不负苦心人,她每日每夜的哀求老天给她这个机会。
终于,机会来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