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页(1 / 1)
('
“不会的。”秦观宁拼命摇头,“绝对不会的。陛下,梁王还未起兵,说明他心中念及亲情。他与陛下无非政见不合,不争馒头争口气,您勿怪……”
“朕知道他忠于大夏,忠于朕,心地不坏。
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将朕的十二个人强行扣走。
他太愚蠢了,朕会拼尽全力护他周全,至于别的,朕无法做保证。
朕不仅是你们的侄儿,更是大夏天子,一国之君,要为上下百姓、国家安稳,负责,懂么?”
秦观宁内心五味杂陈,痛苦的闭上虎眸。
眼泪,终于滑落下来。
第433章 遵命
“陛下,能否让老臣也参与此事?
老臣虽然与先皇和梁王非一母同胞,但自幼感情极深。
万万不想看到血脉相残,他是您的亲叔叔呀。”
袁空等人见状,深感佩服。
一个藩王能做到此等地步,属实不易。
要知道,秦纪当时在皇陵发出诏书,强行回收藩王手中土地,秦观宁是唯一一个没派兵过去便将土地率先交出来的王爷。
“行。”秦纪点头,“朕可以让你参与。”
说完,强行将他拉起,看向常知云。
“赶紧把太师、钱将军……等人请来,就说计划失败,朕要召开会议商量对策。
但凡进宫之人,务必要对会议内容守口如瓶,若敢透露一个字,祖上十八代袍坟、鞭尸。”
说到这,浑身暴闪杀意。
这股杀意,似乎能冲破九霄,撕裂乌云。
御书房上下为之一振。
陛下,终于要开大了。
紧接着,常知云连同林飞虎,率领青龙卫,高举火把,秘密出宫。
他们的行动,是一级加密,气势相当夸张,以御书房为基点,东至议政殿,西至后宫,整片区域内戒备森严,锦衣卫、厂番,尽速出动,上下严防死守,不得任何人靠近。
亲信大臣接到通知,从睡梦中醒来,披上衣服,老脸严肃,在青龙卫护送下,秘密进宫。
这把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秦纪要死了。
半个时辰后,亲信大臣尽数到齐。
秦纪端坐龙椅,旁边站着秦观宁。
很多大臣是不认识秦观宁的,但三朝元老太师陈仲衡是认得的。
“老臣拜见宁王。”
“宁王?他便是宁王?从梁州回来了?”
“游说梁王如何了?”
一众大臣面露喜色,带着期待。
这几天,他们憋屈的很,啥也做不了。
梁王归来,意味着带回消息。
秦观宁深吸一口气,看了秦纪一眼。
秦纪微微点头,沉声开口。
“不要胡乱猜测,计划失败,梁王摆明态度要站在门阀那边与门阀合作,不愿退步。
朕连夜喊你们进宫,便是为下一步计划,共商大事。天亮之前,必须做好所有决定。”
这话,让亲信大臣耳膜嗡嗡作响,如同被惊雷劈炸。
什么?连秦观宁都没能说动梁王?
计划失败了?梁州显然要反。
秦纪沉声开口:“不要怕,朕还没死,就算天崩了,朕也能给你们挡着。”
这番话,如同定心丸,让心慌意乱的大臣悬在嗓子眼的心稍稍回落一些,渐渐恢复稳重。
见状,秦观宁虎眸一闪,发现天子不一样,至少和传言中不一样,并没有胆小如鼠,生怕天会塌的那副懦弱形象,让他相当看不透。
究竟是民间传言有假,还是真如民间所言,天子遇到奇迹,才一改往日?
不管哪种可能性,至少当前秦纪展现出来的魄力,丝毫不亚于先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陛下,既然游说失败,老臣觉得应当派兵共打梁州,否则大夏必然分崩离析,遭殃的还是百姓啊!”
“不错,朕确实要用兵,不管是门阀还是梁州,都要用兵。
巨要防守瓦剌,川地的宁其有十万重兵,不可能调动,他大哥宁拓和他侄女宁翊桐不出事,他就不会和门阀串通一气。
朕唯一担心的,是锦州,如果撤回陈元畅,难保燕地不会乘机收复。
朕的亲军还是太少,四面楚歌,不好应对。
不仅如此,由于兵源缺少的原因,两年前移到连海的皇器院也难以移回来。
换而言之,一旦动作,弹药被切断,门阀带兵孤立京城,京城将陷入无援的境地。”
众人倒抽凉气。
这确实是大问题。
倘若皇器院还在城内,那么制造火器、弹药,就近运输,可以源源不断的炮轰,打退包围敌军,就如同三年前的那场保卫战一样,仅仅一万人,打退老燕王九万人马。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