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页(1 / 1)
('
陛下讨厌利益团体,也讨厌功利心太强、急功近利之人。
所以,小姑姑,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上之策。别再想方设法把我推向陛下眼尖了,是不可能的。
侄儿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重振孙家。”
说到这,他偷偷瞄了孙从容一眼。
果然,孙从容强势了一辈子,听到这番话,勃然大怒。
“胡说八道。”
孙仲景重重跪地,低垂脑袋。
孙从容虽然几次遭到秦纪敲打,在秦纪面前抬不起头,可在孙仲景心中,依旧是话事人。
“青楼出身的女子,什么都不懂,靠黄毛天子在背后帮衬,就坐上贸易所所长的位置,身为女人,为此感到不耻。”
孙从容很生气,也不知道这气是气孙家没有得到重用,还是仅仅气秦纪重用祈洛儿而不重用她。
“小姑姑问你,你究竟要不要从军,抢占一席之地,重振孙家。”
孙从容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犀利。
孙仲景皱眉,犹豫难断。
他并不认为上杆子到秦纪面前去秀存在感,就能重振孙家,也不觉得孙从容的小心思能瞒过天子。
“好呀,你个混小子,简直让小姑姑失望,小姑姑从小把你含辛茹苦长大,培养你,把你当成接班人,结果你是一块废料?你不想抛头露面,小姑姑来,小姑姑给你争取一席之地。”
她气急败坏,风韵犹存的俏脸通红,有着不属于这年龄的澎湃少女感。
孙仲景愕然,最后重重一叹。
“小姑姑,时代不一样了,陛下是千古难得明君。再说了,君若保守,则需激进的大臣。君若激进,则需要乖顺大臣。陛下显然属于后者,他不需要猛臣……”
孙从容不为所动,扭头就走。
凡事要靠自已,不去争,不去抢,听天由命,那叫破罐破摔。
真正的听天由命,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并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她孙从容从来不是让别人抢占先机的女人,她的第六感很强,不仅如此,还拥有非常出色的政治头脑,敏锐的嗅到这两年必然是朝廷崛起的最佳时间。
若错过这时间,将来想平步青云,成为秦纪的心腹忠臣,不可能。
何况,她不认为她比别人弱。
以前不去争取,是自以为高贵,拉不下脸面。
现在还什么脸不脸面的,孙家都衰败成什么样子了,再不去争取,怕是孙家也将彻底成为历史。
议政殿。
今日早朝商议的事情,确实是招兵买马。
毕竟,经过锦城守城战,死了将近十万人马,再加上占下的银河镇以及一半燕地城池,都需要人马驻守。
而朝廷,现在几乎无兵可用,急需扩充兵员。
兵部尚书出列,拱手:“陛下是否已经有了具体的数目要求?”
秦纪捏了捏眉心。
“这倒没有,诸位觉得此次要招多少人马比较合适?”
文武大臣面面相觑。
“不如损失多少,招募多少。锦城保卫战损失仅十万,就招十万吧。”
第623章 样样精通
“那哪里够?太少了。
朝廷收复一半燕地,又抢占突厥的银河镇与野人江两处地方,这些人马根本就不够用。
再说了,阿史那桐门显然要于我朝为敌,不得多招点兵马?”
“对呀,突厥和大夏肯定有一战,无非是时间问题,以老朽看来,就招个二十万吧。”
“人马想招多少都行,主要是粮钱预算,国库承不承担的起。”
文武大臣议论纷纷,越说越扯淡,甚至还有的说把所有男人都招募起来当兵。
陈仲衡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没有见识的狗东西,当朝廷是散财童子?还将大夏男儿统统招来当兵,没长点脑子?”
“咦?陈太师,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是陛下让咱们各抒已见的,我等就是发表个看法,你怎么骂人呢?”
有个老臣不爽,干脆开嘴,差点把秦纪笑到肚子疼。
现在的朝堂,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各种女帝党,不和秦纪聊正事,秦纪上朝就面对牛头马面。
现在倒挺好的,大家其乐融融,各抒已见。
文武大臣扯着脖子,争到不行。
这一争,争论了几个时辰,才脸红脖子处的直喘粗气。
秦纪呵呵一笑。
“诸位都吵累了吧,既然吵累了,不如安静安静?”
众人齐刷刷的闭嘴,看向秦纪,只见秦纪悠哉悠哉的单手托腮,另外一只手缓缓敲击案桌,面容平静,似笑非笑。
“朕要扩充军队,并不是数量取胜。”
并不是数量取胜?何意?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