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1 / 1)
('
“晚辈不敢。”
“令师早年猖狂豪迈,目空一切,义之所在,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中年豪气渐消,意气
消沉。晚年浪迹市井,逃世卖狂,意欲与草木同腐。这就是人生,他一生的经历多彩多姿,
只是变化太令人惋惜。总之,令师是武林中一代奇才,侠义可风典范足式,老朽虽是他的仇
敌,但内心中仍然对他十分尊敬。”
少年人吃了一惊,悚然道:“老前辈与家先师有仇?这……”
“过去的事,不提也罢。既然令师未曾向你提及,那就无庸多说了。其实,老朽与令师
并大深仇大恨,只是彼此意见不合而致互相仇恨而已。”“但……老前辈不念旧仇……”
“考朽救你,是郎中的本份,即使你是老朽的世仇死敌,老朽也不会见死不救的。”
“老前辈的海样襟怀,晚辈……”
“别抬举我了,我这生死郎中的绰号,已说明了我不是个好郎中,一言断生死,表面上
看是高明,其实却是一大讽刺,证明我对许多绝症无能为力。哦!你小年纪,为何在江!
湖流浪7。”
“晚辈姓崔,名长青,博陵人氏,年届弱冠。”
“博陵崔氏,名门世家望族,你……”
:晚辈不才,有辱家声,因此在外流浪,极少通名道姓。”
“真年轻,你外貌象是十五六岁少年人,可知你已获令师真传,可喜可贸。”
“晚辈不才,恩师文武全才具见功力,可惜收了我这愚笨弟子,委实遗憾。”
‘“你不必太谦,好自为之。江湖历练最为重要,如不小心在意,有天大的本事,也会
在阴沟里翻船。你为何与血花会花蕊夫人陶永春结仇?”
崔长青将至杨家寨访友的经过说了,最后说:“晚辈没料到她突下毒手,措手不及便着
了道儿。”
“一次上当一次乖,下次千万小心。你好好静养,大概五天之内便可复原。”
崔长青一再道谢,送走了生死郎中,他不胜感慨,这条命是捡回来了,这时想起当时的
情景,仍感到毛骨惊然,暗中侥幸不止,生死郎中在客栈住了三天,四出行医走遍四乡,最
后失望地离开了。走时并未告崔长青,飘然而去。
崔长青的伤势与余毒,在第四天已痊愈了八九分,针的伤口算不了一回事,真正令他元
气缓复的是余毒,第四天午间,他已经与常人并无不同了。
店伙前来问候,送来了一些补药与五十两银子,说是开封府永泰钱庄的樊东主派人寄来
的,他得救的消息,已在当天由旅客将口信带到开封。这条路旅客络绎于途主的消息极为灵
通。樊东主既末命店伙打听他的底细,对他无所求。
世道炎凉,这位樊东主委实是难得的好人。他口中不说,心中也万分感激。
他在整理马包,准备明晨动身,访友不遇,平白惹上了一身是非,险些送掉小命,殊不
值得,明港驿不能再留,早走早好,叩门三响,外面有人叫:“公子爷,请开门。”
“谁?”他信口问。
替公子爷写信的人。
“门没上门,进来。”
开门处,进来了一名青衣中年村夫,含笑奉上,一封书信,颌首为礼道:“小的是镇口
的赵石匠,不久前有人前来,给了小的一吊钱,要小的前来客栈送封信给公于爷,说明不需
回口信,请公子爷过目。”
“谢谢,有劳了。”他接过书信称谢。
逆旅之中遭难之后,还有谁知道他在此逗留?怎会有人写信给他?送走了店伙,他拆开
书信一看,不由大喜过望,上面写着:“贤弟速来寨一会,兄陆振声字。”
明港驿距杨家寨仅三里地,他不需备坐骑,带下几两碎银,匆匆带上房门出店而去。
脚下一紧,杨家寨在望。
‘怪,怎么仍然是一座空寨?不见有人迎吁?明明是空无所有的空寨嘛!
不同的是,寨门是大开着的。
他无暇多想,从容踏入寨门。
杨家寨有三四十户平房,唯一高大的建筑,是祠堂前的钟’楼,也是警楼。四周的土墙
有三丈高,外缘并布了鹿角,三两百小贼伙来攻,决难讨好。
全寨静悄悄,鬼影具无,连野狗也踪迹不见,冷冷清清如同死域,人行走其间,只听到
墙壁折回来的脚步履声,孤寂、苍凉、阴森、神秘……令人心底生寒,畏缩不前。
他嗅到了危机,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心潮一阵汹涌,油然生成戒心。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