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1 / 1)
('
炮一击。刘七兵败狼山,被北兵所围,不死何待?”
神机营,设置于永乐年间,北一次使用神击炮,由内府兵仗局制造。多年来,发展的火
器数十种之多,最大的是神机炮,最小的是手把铜铁铳,交由边军使用,专门对付无鞑子。
在(十六年)嘉靖八年后,制佛郎击炮。万历年间,制红夷大将军,用以攻城,可洞裂石城
攻无不破。
“咦!你似乎对军伍中事极为熟悉哩!”于老人讶然说。
“咱们不谈这些无味的事,谈谈老伯朋友的病状,可好?”
“老汉有点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你可以毫无困难地打发那五个打手,但你却不反抗。”
李玉的脸上,涌起一丝无可奈何的神色,苦笑道:“老伯,世间的事,有许多不可以常
情论的。”
“哦!你有所顾忌?”“他们替锦衣卫的人做眼线。”“你怕他们?”“不!我双拳难
敌四手啊。”于老人会意的一笑,不再发问。
云中岳《匣剑凝霜》
第二章又救逃官沈仲贤
龙山,那是一座仅周十五里的小山,山南有一条黄池河,草木葱笼,满山叠翠、黄池河
向西流,卅里到大信镇,合大信河汇入大江。要到龙山,必须离开南下大道,抄小径沿池河
东行。远远地,便看到了青翠的龙山,小径穿过一座村落,村前竖着一根将军箭,写着:
“碧螺村。东至龙山村四里。”
朝阳带来些少暖意,天晴气朗。两人向村口走,于老人向前一指,说:“老汉的朋友不
住在龙山村,而是住在山上,距龙山不足三里,快到了。”
李玉却不理会老人的话,目光在村落内外搜视。一个在天涯亡命的人,他的警觉性比任
何人都高,对可疑的事物极为敏感,不放过任何影响自身安全的征侯。
首先,他发现村中空阒无人。其次,静得可怕。再就是他发现村口右侧的灌木丛中,有
一道耀目闪光一闪即没。
“这座村庄有古怪,恐怕有事非。”他说。
“你认为有是非?”于老人惊问,倏然止步。
“不可停留,我们已经被人监视,停留反而启人疑窦。”他沉着地说。接近村口的栅
门,右面的矮林中踱出两个带刀的青年人,劈面拦住去路。一个青年人用阴森森的声音说:
“留步,你们要入村,有何贵干?”
于老人上前欠身行礼,陪笑道:“老汉与同伴要支龙山访友,只是经过贵村,借光借
光。”发话的青年人向同伴呶嘴示意,不怀好意地说:“老四,带他们走。宁可错捉一百同
学能溜掉一人。”老四向两人招手,叱道:“随我来,走!”
李玉脸色一变,问道:“小可身有要事,不能耽搁,请问……”
“呸!在这儿没有你问话的机会,你走是不走?”老四凶狠地问。
“好,好,走,走,老汉遵命。”于老人惶然叫,身子在战抖。李玉只好顺从地跟在老
四身后,进入村庄。村中心近路处有一座小庙,外面不见半个人影。老四带着两人到了庙门
前,喝道:“进去,不许开口说话。”
李玉领先踏入庙门,暗叫一声“糟”!门后两侧,藏着四名皂衣公人。小殿左右人影憧
憧,全是带了单刀铁尺铐练的巡检司的兵勇。神坐下,绑住八名男女老少,缩成一团,一个
个泪眼汪汪,状极可怜。
三个衣着不同的人从左厢进入殿堂,中间那人身穿紫花罩袍,佩绣春刀。有一双发光的
鹰目,留着八字胡。削脸高颧薄唇,流露着冷酷无情的气息。另一人穿着巡检官服,身材壮
实,显得精明强干。第三个人年约四十开外,高大结实,虎背熊腰,生气勃勃,佩一把沉重
的雁翎刀。
老四紧走两步,在阶下行礼禀道:“禀上大人,村西捉到两个岔眼的人,押来请大人示
下。”
穿紫花罩袍的人冷冷地瞥了两人一眼,冷冷地说:“押到里面去,杨巡检好好问一
问。”说完,转身往里走,说的是标准京师口音。
“卑职遵命,”穿巡检官服的人欠身恭敬地说。
过来了两名公人,将两人推至殿角,首先遍搜两人的身上携带杂物。两人身上只有三二
十文制钱,李玉身上除了革囊之外,别无长物。巡检大人抢过革囊,在神案上摊开。木匣中
盛着十二枚长短不一的针炙用金针,银芒闪亮,其细如发的毫针闪亮耀目,名虽是金针,其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