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0页(1 / 1)
('
昨日在上海,今天在合肥,季明华有一种从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更激烈战场的既视感。
会议开了个两个小时,梁孟淞的滔滔不绝在外人听来十分枯燥,在一群内行面前就不一样了,仅仅是五分枯燥。
下午四点钟,梁孟淞起身宣布他CEO行使的职责结束。
临走前,他倒是简单的和季明华打了个招呼。
两人在加大伯克利分校是胡教授门下的师兄弟,但其实交情没那么深,梁孟淞又不是长袖善舞的性格,两句之后就匆匆离开了会议室。
季明华思索着梁孟淞下午所说的内容,一转眼又与会议室里的归降部将聊了聊自己对冰芯战略和方向的理解。
毕竟是当过CTO的,高屋建瓴理解的很透彻。
如此稍有交际,他在接到老师的电话之后就打起精神去见胡教授,寻求来自冰芯CTO的建议。
胡正明见了自己的学生,没有太客气,聊起了事关未来的规划。
“杭州厂确实像你想的那样是要进军DRAM了,冰芯正在寻求奇梦达的打包专利,也会吸收一部分来自那边的工程师和设备,并不是没有根基。”
“杭州厂未来可能是要独立出来,从这一点来说,我倒是认为你在那边能有很大的空间。”
“你在DRAM上的经验正是能有施展的地方。”
“方总的意思呢,你如果能和罗总搭班,再从合肥拨过去一个COO,高层建设就挺不错了。”
胡正明娓娓道来。
杭州二厂的定位是吸收奇梦达经验与教训,尝试在DRAM上有所建树,罗健华+季明华各自分工就能承担起高层的部分骨架。
至于未来的剥离独立,那就再看情况了。
季明华认真思索,没有急于表态。
反而,他聊起今天听到的台记10亿美元研发的消息。
“消息是真的。”胡正明微微皱眉,确认情况,“台记是要加大力度砸研发了。”
“我听说冰芯今年也要提高投入规模,这个数字会是多少?”季明华很直白地问了心中好奇的事。
胡正明略一踌躇,答道:“没有上限。”
季明华重复道:“没有上限?”
这听起来更像是套话。
“没有上限的意思就是内部审核后需要多少研发就投多少研发。”胡正明正色道,“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一部分的预算审批工作了。”
季明华仍旧存有质疑:“这个意思,难不成冰芯需要像台记那样投10亿美元,真就能砸10亿美元?”
不是不尊重冰芯,不是不尊重方总,是这个口气着实有些大了。
胡正明直接点了点头:“方总就是这个意思,按他的话来说,跟他们拼了!”
季明华:“……”
“这其实是方总的最新表态,今天新鲜出炉的。”胡正明看了眼季明华的表情,笑道,“我听这话的时候和你现在表情差不多,不过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方总这个人就是钱多朋友多,不管他要怎么投,怎么找钱,怎么赚钱,既然说了这个话,我就相信他能做到。”
季明华仍旧保持沉默。
胡正明打了个比方:“冰芯内部不说技术这个层面,就用钱这方面,我们对方总的信任就像你们对张汝京张总的信任一样。”
因为对张总的信任,几百号人从台湾落地上海。
也因为对方总的信任,他说拼了,那就拼了命的帮他花钱。
季明华很能理解这个话,也只能在心里更正自己对方总的尊重,尊重上去了,DRAM的预算可能也就能心安理得的谈一谈了。
第262章 梅开二度
季明华在接连见过冰芯CEO和CTO之后没有像昨天方卓说的那样见到他。
稍晚时间,他参加由胡老师亲自安排的私宴,见了数位研发侧高管,对于冰芯内部的生态和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方总呢?”季明华在临别之际询问老师。
“张忠侔在南边动作频频,直接提高了竞争力度,方总今天在为这个事忙活,明天正好有个高管会,你到时候一起去。”胡正明答道。
季明华犹豫道:“我明天参加,这合适吗?”
胡正明反问道:“你离开中芯之后不打算在国内吗?”
要是在国内,不在中芯,那就冰芯。
季明华明白老师的意思,也就不再推辞。
如果真像现在拿到的消息一样,杭州厂会迅速成为冰芯的重要拼图。
“老师,还有件事,不知道好不好说。”季明华轻轻说道。
胡正明本来是在门口,听到弟子这么说,干脆继续往外送送。
“中芯那边还有人想过来,像谢宁、刘越,今天都给我打了电话。”季明华说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