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1 / 1)
('
位好手算算账当面说明,他们感到脸上无光,外地人管排帮的闲事.未免太瞧不起排帮的好
汉了。
林华在另一家食店喝了三四斤老酒,匆匆食罢径奔万金堤.悠闲地向压江亭走去。他后
面,莫三爷的两名眼线,正紧盯着他,已经派人前往禀告莫三爷了。
压江亭上游一带,与及下游百步以内,一律禁止停泊船只但不禁排帮往返鹦鹉洲的交通
小艇停靠。这座古老的堤上压江亭,并不是甚么名胜,只不过堤上不许有其他的建筑物,便
显得特殊了,再加上这一带的江上风光,确也值得一观,而且是附近唯一雅致的亭阁,因此
吸引了不少消闲的人。亭附近有不少叫卖小贩,食物果品应有尽有。
林华步入亭中,倚栏而立留心附近的动静,江风一吹,酒气上涌.他想:“也许我摸错
门路了,像沙千里这种自命不凡.自空一切的人,怎肯自眨身份与莫三爷这种市井无赖往
来?我得另行设法打听了。”
他的目光,落在堤上游半里地的一栋土瓦屋附近,那是一座外设围墙外有果木围绕的大
宅,距堤约有五十步、有一条小径通向长街的街尾,有八名青衣人正沿小径走向大宅。
“唔!很像昨晚那八位仁兄。”他盯着远处八大汉的背影自语。
恰好有一名小厮经过身旁,他伸手虚拦含笑问:“小哥,请问,那一家的主人姓甚名
谁?”
“哦!那一家姓康,那是康二爷的家!”小厮信口答,脸色一紧,匆匆走了。
亭柱下半躺着一个百绝的老花子,眯着老眼插嘴道:“不知道万金堤康二爷,准是外地
人。”
“小可祖籍河南,昨天方到达贵地。”
“哦!难怪。如果我是你的话,最好闭上嘴巴,不打听这些事。”
“小可信口问问而已。”
“俗话说:祸从口出。”
“多谢指教。”
“康二爷是武昌数一数二的私盐贩子。”
“小可不明白,似乎这一带私盐并无利可图。”
“正想反,两盐集散地,岂能无利可图?”
“怎么说两盐?”
“本府以下吃江浙盐。以上,吃四川盐。四川盐民在本府销路有限。江消失盐便宜,但
皆是官盐,不易大批到手,而三湘一带求过于供,利润高至十倍以上。康二爷是供应三湖十
大盐果货物的货主,名列武昌十大名人之一。”
“咦!老伯可真不等闲哩!
“武昌府的人,谁不知道这些名流的底细?”
“官府难道不过问么?”
老花子哈哈大笑,笑完说:“私盐从不在武冒停靠,如何过问?再就是银子堆得比眼还
高,挡住了官府的视线,官爷们只看到银子,还能看得到私盐?”
“听说鬼见愁精明干练,铁面无私……”
“哈哈!他一个捕头有屁用。他只能奉命办案,无命可奉又能怎样?他如果被任命为巡
检,或许可以大展鸿图,可惜他不是做官的命,还不配被任命为官。”
“真正的江湖豪杰,愿意为官的人并不多。”
“虽不多,但也不算少。你如果想打康二爷的主意,趁早打消这愚蠢念头。”
林华淡淡一笑,说:“假使康二爷真是无人不晓的名流,又假使在下真是打康二爷主意
的人在下居然愚蠢得在此地向人打听康二爷的消息,老伯认为在下这般无用么?”
“很难说,阁下本就是个不平凡的人。”
"何以见得?”
“那两位仁兄,不正在监视着你么?”
林华向在不远处坐在堤上盯眇的人瞥了一眼,说:“在下不认识他们。”
“瞧。又来了四个江湖好汉,你这个人大概闯下不小的祸事。”
四名大汉正沿堤上行,赫然是插翅虎四个人。
老花子阴恻一笑,手脚一伸,老眼闭上了,睡啦!
林华紧盯着大踏步而来,跟在后面的张全,眼中再次涌起困惑的神色,自语道:“老
夫!恐怕真是弟弟……”
变化冲突,出人意外。插翅虎四人经过负责监视林华的两名大汉身侧,两大汉之一似乎
一惊一照面间,想回避已来不及了,刚慌忙扭转头,快腿李智已一个箭步挖到,戟指大喝
道:“姓余的,还记得大爷李智么?”
姓余的一看对方有四个人,好汉不吃眼前亏,站起扭头便跑。
李智不愧称快腿,伸腿一钩,姓余的扑地便倒。
另一名大汉见同伴被钩倒,眼都红了,原地扭身双手着地,双腿奋力扫出,“噗”一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