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1 / 1)
('
“他目下在何处?”
“听说在南京一带。”
“沙千里带来些甚么人?”
“太湖一君师徒,还有九个指老道……”冲天鹏说出了一大堆人名。
林华暗暗心惊,但依然沉着地问:“沙千里不是在樊口访友么?他怎么会把江湖一君请
来了?”
“沙爷根本不在樊口,他到岳洲去接前来武昌访友的太湖一君,其实太湖一君也并非到
武昌访友,而是在此等候从山东回来的一批手下,从樊口来的是分水夜叉史天佑,武昌的消
息完全由史爷控制,他带来了四艘大船,午间方到达武昌,恰好接到赶来的太湖一君与沙爷
一群水陆群豪了。”
“哦!原来如此,你把沙千里的绝妙神策说来听听,看他布置如何布下天罗网捕江湖浪
子,好不好?”
“那么,说说你们一批人的事好了。”
“我们这一批共有廿四名。负责把守这一带河岸,不许任何人往来,随时以信号告知河
湖浪子的行踪。”
“但你们并不认识河湖浪子。”
“动手时便知道了。发现外人便一律下手擒捕,岂能不知道?”
“你知道在下是谁?”
“你是排帮的人么?阁下最好置身于事外,放了我.咱们凡事好商量。”
“在下江湖浪子。”
冲天鹤大吃一惊,但“噗”的一声响,脑门便换了一记重击,人事不省。
附近全是沙土,林华迅速的挖了一个坑,把人埋上,只露出脸部,身上盖一层薄上压不
死人,上面栽了小草,连脸部也盖上了。点上两位仁兄的穴道,六个时辰内他们休想醒来。
他远远走出里外,在河滨的沙土埋了皮护膝和兵刃衣物,脱得赤条条的转入芦草中,在水深
五六尺处一伏折芦管通呼吸,有人搜近则没入水中,没有人则露出脑袋察看动静。
附近未留下任何痕迹,他已有了万全的打算,先后有三批人经过附近搜索,一无所获。
全洲如临大敌,排帮的人全部被集中在村内,洲上禁止集体外人走动,洲中心荡起了一
座四丈高的望台,监视全洲的动静。
初秋时分,洲地上野草丛丰茂,芦苇尚未发芽,不时有雷雨,因此草丛间润湿湿的,有
人从东南角放火无法燃烧。同时,排帮的人也坚决反对放火将人驱出,不仅安全堪虞,也怕
引起官府的注意。因此放火之事中途而止。
搜索组队分八组,每组十人。在望台的旗鼓下,开始梨田式的搜察,一切劳而无功。夜
幕光临,洲上需要大量的人手,江外系木拓是的四艘船,只派了三人把守,一个眺望,两个
在舱面上睡觉。
三更天,四艘船灯火全无,把守的人坐在船头,监视着在星光下白蒙蒙的无数木排,任
何人在排上走动,也难逃眼下,谁也休想接近船只。
一个赤条条的身影,从舵后爬起来,幽灵似的沿船顶爬下了前舱面,首先便在睡死了的
两个大汉头上,替他们开了个小天窗,然后便不知不觉的接近了守望台的身后,无声无息
的,像是无形质的鬼魂,他就是林华。
守望台做梦也没想到身后有人,咽喉突然被一条铁臂锁住了。
他不慌不忙,先将三具尸体摆好,然后逐船的弄手脚。船上不用灯盏,用烛。他点起一
根烛,找来一些衣服和易燃物品,堆在烛下五分。烛燃下五分,必可将衣物引燃。
逐船准备停当,他将缆绳砍断,只留前后两根;每根弄断四分之三,江上风浪不小,船
不佳摇晃碰撞,不片刻,断缆便会自行拉断了。
他放掉排帮的小艇,方钻入水中走了。第一艘大船离开了,向下游漂流。
当第三艘船挣断了缆,船上突然起火。四艘火船向下漂,夜黑,风高,浪险,火烈,大
火照得满江红,惊动了江左右两府的居民。鹦鹉洲上更是乱糟糟,有不少人在排上奔跑,跟
着船叫喊,还想登火船呢,可是谁也不敢上船,也上不了船,船已向江心漂走了。
大乱中林华穿上下衣裤,小心翼翼向村中,而是在了望台下露宿,江中出事,他们并未
离开,仅在原地等候消息。
台架以木排搭造,全是最佳的五丈长巨杉,基宽三丈见方,赫然是庞然巨物。
上面有了望与司灯号的人,下面四周搭了草壁,里面藏着了位女犯。在东席地坐着廿余
个黑影,沙千里一身白衣,踞坐在西首,向火光烛天的江心注视,北面上首坐着一个只有一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