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1 / 1)
('
马。”卓小云大方地说,发出一阵银铃似的轻笑。
两人谈谈说说,不久官道在望。
山势已尽,健马向南行,两里外的东西官道,在艳阳下像一条怪蟒,道上车马清晰可
见。
远远地,看到官道旁的两家路旁小酒肆有人走避,歇脚。亭的栓马桩系有坐骑。
“路旁的小食店有人闹事。”李蛟说:“也许是那些凶手的人,最好不要从这一面下
去。
“唔!歇脚亭前那一匹枣蹄,好象是小妹彤云的坐骑呢!”卓晓云显得有点焦急,双腿
一夹一抖缰绳,健马放开四蹄开始问山下奔驰。
那位称为软玉观音的卓彤云,其实并未返城,一直就勒马隐身在远处,监视着李蛟的举
动。当他看到晓云与李蛟合乘一匹马离开之后,这才快马加鞭抄近道先走。
经过歇脚亭,她感到口渴了,好在亭旁有两家小食店,卖茶卖酒兼卖一些行旅所需的杂
物,象草鞋、灯笼、火刀火石……真是名副其实的店。
她在亭旁检马桩上系好坐骑,信步进入第一家小店,吩咐上前照料的店伙沏一壶茶。独
自占了一桌慢慢品茗。天色尚早,她并非单纯为了口渴而入店喝茶的。
官道上往来的行旅并不多,有时经过三五位徒步的旅客或挑夫,也可偶或看到一两个骑
马赶路的人,或者一两辆长程客车或拉货的大车。
不久,进来了两个风尘扑扑,背了又大又长青布包裹的旅客,摘掉头上的宽边遮阳帽,
进店便大马金刀占了一副座头。
“小二哥。”一位旅客将包裹卸下,放在脚旁向店伙问:“到光州还有多远?”
“回爷台的话。”店伙卑谦地回答:“还有七八里,客官喝壶茶歇歇脚,再打起精神赶
路,不需半个时辰就到了,两位客官……”
“咱们要酒,不要茶。”另一位旅客说:“给咱们来几壶高粱烧,要二锅头,切几味下
酒菜,肉脯、杂碎、烧卤。都成。”
“好的,小的这就吩咐厨下替客官准备。”店伙一面送上两杯冷茶,一面应喏。
卓彤云仅瞥了两旅客一眼,信手将茶杯放在面前传了一圈,再将马鞭从桌上移至所坐的
长凳右侧。
一位旅客面对着她,一手拉开掩襟,一手在喉下拍了三下。
之后,双方不再有任何举动引人注意。
接着。门口出现了一位穿了百结衣的中年花子,左手点了一根枣木打狗棍,右肋下吊着
百宝乾坤袋。
店门外加设了遮阳棚,中年花子很规矩,不入店触店家的零头,在遮阳棚下站着喝水架
上免费供应的茶水。
歇脚亭内。坐着一位头发已经斑白,破道袍已经成了灰色且有补钉,肩背衣领内插了佛
尘,腰下吊了一只小包裹的云游者道。腰带上,佩了一把桃木剑。看那清癯的长像,真有几
分仙风道骨神仙气概。
不久,两面蹄声得得,一匹黄骠不徐不疾接近了歇脚亭。骑士是一位年轻的褐色面膛小
伙子,五官出奇地匀称,一双星眸出奇地明亮。穿的是蓝外袄,紧身马靴,皮护腰佩了一把
尺二匕首。鞍后带有长马包,鞍袋旁挂着长剑。
只消看第一眼,便知是一个初出问道,手头并不拮据寒酸的江湖浪人。
小伙子是从城里来的,必定是动身得晚,并不急于赶路,准备东下凤阳的旅客,出城六
七里,应该不会在此地歇脚驻马的。
可是,他看到了歇脚亭中的老道,和店棚内的中年花了,眼神一动,突然在店棚前勒住
坐骑,灵活地扳鞍下马,熟练地在店外栓马栏栓上坐骑。
中年花子瞥了小伙子一眼,也盯了小伙子所佩的匕首一眼,便不再理会,在棚侧的长木
凳上倚杖坐下了。
小伙子头上戴了顶露项窄边小草帽,进店也不取下,轻拂着马鞭,笑容满面地踏入店
堂。
“客官辛苦,请坐。”店伙上前招呼:“要喝些什么?客宫的马包要不要拿过来?”
“给我沏壶茶就好。”小伙子说的是一口凤阳腔官话,中气倒是够充沛:“马包不必
卸,里面没有值钱的物件,那把剑也值不了十两银子。”
“请稍候,小的这就替客官沏壶好茶。”
“谢谢。”
茶还没送来,小伙子晶亮的明眸,不住打量邻坐泰然喝茶的卓彤云姑娘。
他的眼睛大概很不礼貌,这可惹火了横蛮的卓彤云啦!又是一个登徒子。
“你这个贼目灼灼太可恶。”彤云一掌拍在桌上,柳眉一挑骂开了:“岂有此理!你睁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