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1 / 1)
('
“二爷爷……”
“我明白你想说些甚么,想解释些甚么。”蔡柏荣摇手制止小玉解释:“可是,你别忘
了,十二义士十八忠贞的灵骸,在清兵的严密看农副产品下,神不知鬼不觉被人移走,清兵
笼络人心的手段受到挫折,不会甘心。
“大乱之前,他们无暇追究、现在,正是时候,表扬忠贞,正是当政者统治巩固后必然
的手段,用来鼓励现在的人,替他们的皇朝效忠,毕竟他们已经稳坐了卅余年天下,年轻的
一代,已忘了从前的皇朝。一世,统治应该稳固了。
“南天燕子的假墓被挖掘,说明并不是单纯的江湖寻仇事件,已经出现征兆,你怎能轻
言放弃?”
“二爷爷……”
“你是怕这位年轻人,也是那些人中的一个?”
“这……玉儿是有一点怀疑。”小玉的神色显得有点不安。这些人各有神通,每一批人
都具有强大的实力,明暗之间各展机谋,他……”
“他可能是那一批人的党羽?”
“很可能是姓吴的人。”
“而姓吴的,却是我们最担心的目标。”蔡柏荣苦笑:“极可能是官方的秘使。丫头,
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些小恩惠而忘了我们的目的,知道吗?”
“玉儿明白。”
“那就好。”蔡相兼有意结束话题:“好好进食保住元气,好好歇息养足精神,以后有
得忙呢!”
李三回来时,破门已经修好了。三个人各自往草堆中一钻,平安地度过冷寂的一夜。
次日一早,他嘱咐蔡枯荣祖孙,晚上别忘了捣美治病。给了蔡伯荣一包药散,说是今天
同一时间,也许提早或延后一时半刻,寒热必定会重新发作,等寒冷将过,眼下药敬可以防
止高烧。
冷,人并不怎么难忍,取火或穿暖些便可克服,热,可不是好玩的,高烧可以损坏身体
的其他器官,所以必须预防。
他不能耽误行程,无法沿途照料。
这种病,也不需要特别照拂,有些人可以自行痊愈,有些人拖上三年两载依然活得好好
的,因此,他不需护送他们到桥市。
他走后不久,祖孙俩也收拾就道。
远出六七里,李三看到路旁搁在山沟上留置的记号。不久,荒僻的山道中失去了他的踪
影。
这儿向有合出一条小径,伸向山林深处。
路旁,立了一座指路碑,上面刻的字是——“西南至湘乡,西至紫石垒。”
西,是指右面岔出的小径方向。以垒为地名,可知那处地方,并不是甚么繁荣的镇市。
这里距衡山远着呢!但在地理山势来说,算是衡山山区。衡山山势虽说起自祝融峰,并
不是平地而起的;止于回雁,也非山势立尽。
外地人到了这儿,连方向也摸不清。但是本地的人,都知道紫石垒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军
垒地名,南蛮南迁之后,军垒失去作用,淹没了数千年,已无踪迹可寻,名存实亡。
目前,那地方是一个小村落,有三二十户人家,全是些种山的所谓山民,村名就叫做紫
石。
村位于隐山南麓,俗称龙王山。山顶有一座大地,叫龙批。据说山上曾经发现隐居的僧
人茅蓬,所以叫隐山。
紫石村距湘乡并不远,但却是湘潭县的辖地,村民生息其间,穷山恶水生活不易,与外
界几乎断绝往来,非本地人士,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处闭塞的地方。而湘乡地境的人,反而
知道紫石村那些强悍的山民不好意。
处此穷山恶水之中,对外界的动静变化,难免反应迟钝,有些人一辈子恐怕就没有进过
城。
大乱期间,避兵的人很多,难民绝大部份是来自湘乡城的入。这两年来,难民已陆续返
回县城,紫石村重新成为闭塞的小山村,几个领导人物仍然统治者这一带山川,主宰着紫石
村的一切,他们是实际的统治者,官府的政令,在这儿形同具文,管理也鞭长莫及。
村西的黄家,主人黄家才,是一位面孔朴实的花甲老人,拥有以西几座山,山上种杉
树,山下种杂粮,相当富足。
他生有三个儿子。裕山、裕富、格贵,都成了家有了儿女,因此黄家才事实上已是含信
弄孙有福气的人。
但黄家并非是本村的领导人物,他只是个毫不引人注意的老实人。
领导人物有三个:村正赵大刚、甲首钱永柱、首富孙禄禄。这些人,都是孔武有力,勤
练武艺以逐首保乡的好汉,拳头大胳膊粗嗓门亮的大爷。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