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1 / 1)
('
“老丈,不是这意思……”
“我老汉巴不得一天有一年那么长呢。”
急惊风碰上满郎中,他一气,不再催了,往舱面一坐,自语道:“来的如不是官兵,我杀他个落花流水。”
居天成一惊,问:“高兄,你仍要和他们拼?”
“我怀疑这些人的来路。”
“你是说……”
“早晨失火,午后才有人来捉贼救火,不合情理。”
“也许村民怕……”
“怕事?那两个老家伙内力之浑厚,比起弹指通神来毫不逊色,甚且过之。”
“不会吧?”
“兄弟贴身交手,岂有不知之理?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罗前辈已死在庄中,他足迹遍天下、见闻广博、有他在,定可知道这两个老贼的身份。”
船终于向湖外驶去。岸上的树林前,也出现了三二十名青衣人,齐向水滨奔来。
西面的林缘、也出现了三二十个急奔的人影。
相距尚在半里地有人大叫:“艄公,把船摇回来,摇回来。”
老渔夫从容地驾桨,渔舟平稳地向北驶去。
“摇回来!摇回来……”叫声更响。
高翔叹口气,说:“可惜你已受了伤,不然我要上去捉他几个人来拷问,他们不是官兵,也不是村民。也许是江南浪子的人哩!”
居天成说:“如果是他的人,岂不更好?正好查出杀罗前辈的凶手来。这……你上去好了,替罗前辈报仇要紧。”
“我不能丢下你不顾。放心吧!江南浪子一代大豪,他逃不掉的。”
老渔夫眯着老眼,从容不迫地摇桨,脸上挂着世故的微笑,大声叫:“要张帆了,坐好。”挂上桨,升起帆,东南风吹起一湖波浪,船速渐增。老渔夫安坐后艄,一手控帆索,一手把舵。脸上涌起欣然的神采,眯着老眼喝道:“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西面出现一艘快船,四支长桨鼓动如飞,船行似箭破水飞驶,有人叫:“下帆!不许胡乱载人。”
老渔夫按理绝难听得到,因两船相距在里外。但老渔夫的歌声顿止,舵柄一转,北驶折为向西北航行,顺风顺水船速倍增。
老渔夫并不向来船看望,张开缺牙的大嘴又唱道:“有耳莫洗颖昌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责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强身!\ue11a\ue11a备枭\ue2c3欢伲\ue0cf\ue0e1评思苯\ue234?
快船也折向急追,相距仍在里外,四枝长桨虽快,但渔舟船轻,风帆顺风顺流,并不比四枝长桨逊色。
高翔呵呵笑,说:“老丈,你该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但如果老丈是隐逸之流,又当别论。”
怪,他的语音不大,耳背的老渔夫竟然听清了,呵呵大笑道:“哥儿,要做隐逸、谈何容易?你以为孤孤独独远离尘俗便成了么?”
“小可是这样想。”
“那你就错了。”
“小可怎又错了?”
“在隐世之前,必须先赚上一大养老银,不然岂不要喝西北风?难道食物会从天上掉下来不成?衣食住行岂能不劳而获?”
“老丈说的是。”
“因此,隐世养老之前,没赚够金银是办不到的。”
“老丈难道靠钓鱼营生?”
“不,钓鱼是老汉的消遣,不钓则已,钓则钓大鱼,少鱼不会上老汉的大钩。”
“老丈曾经钓了多少条大鱼?”
“唉!苦也!丹阳湖鱼虽不少,全是十来斤的小鱼,大鱼少得很。呵呵!可能今天老汉钓着大鱼了。”
船扔脱了快船,直驶北岸。
北岸群山正是横望山诸峰。船驶向一座山坳,距岸四五里,山下的湖湾中驶出,艘小舟,双桨运转如飞,小艇如劲矢离弦,急迎而至。
老渔夫手搭凉棚向前望,笑道:“瞧,老汉的一双孙儿女,驾着船来迎了。”
“怪;老丈家在湖北岸,却到湖南岸钓鱼.岂不可怪?”高翔深怀戒心地说。
“一早对岸大火,十分令人兴奋。”
“什么?老丈隔岸观火,居然兴奋?”
“俗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老汉想去捡几条被殃及的鱼,岂不兴奋?”
“哦!原来如此,老丈捡到殃及的鱼了?”
“不错。”
“几条。”
“就是你们两条。”
“呵呵!老丈恐怕鱼没捡到,反而沾了一手腥哩!”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