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1 / 1)
('
警讯发出了,信号迅速传抵江神庙。
江神庙附近危机四伏,步步杀机。
庙距汇滨不足百步,位于山麓的一处平坡上,附近草木丛生,久已无人加以整理。
庙本身倒还清雅幽静,两位庙祝尚算尽职。
东面两里地江滨,有一座小渔村,只看到炊升起,看不见村落的房屋。
附近的密林茂草中,共埋伏了十六名高手。
庙南的一座土坡后面,伏着四位蒙面人。荒草高及肩部,左面有一排灌木丛。三个人藏身灌木丛中,一个人站在草堆里向周围监视,只有荒草堆上方可看到四周的动静。
三位蒙面人倚坐在树下,各自打开食物包进食,—个大型酒葫芦轮流传递,掀起蒙面巾的巾尾进食,颇为不便。其中一人愤愤地说:“老大严格要求咱们不管任何时候,皆不许取下蒙面巾未免太不合情理。敌踪末现,何必系上这闷死人的蒙面巾?”
另一人也颇为不满地说:“仙舟兄,目下无人在旁,咱们取下巾进食,不会有人闯来的,如何?”
仙舟兄坐在最左首,摇头道:“不行,如果被吴前辈知道了咱们都吃不消,算了吧,忍着点。午正快到了,说不定刚才传来有人闯入的警讯,便是高小辈来了呢?”
“仙舟兄,你认识高小辈么?”
“认识。”
“他与吴前辈有何过节?”
“不知道,咱们是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不必问双方的过节恩怨,这是规矩。”
设埋伏的人都穿的是深绿色劲装,绿色蒙面巾,彼此除非是熟人不然很难分辨对方的身份。
枝叶一响钻入一个同样打扮的叫道:“仙舟兄还有酒么?”
仙舟兄顺手将酒葫芦递过,信口说:“还有一斤左右,少喝两口以免误事。”
来人接过酒葫芦,掀起巾尾喝了几大口。
仙舟兄突然一惊,放下食物问:“咦!你是……”来人将酒葫芦递回,笑道:“我,南京高翔。”
“咦”一声响,仙舟兄的耳门挨了沉重一击。
同一瞬间,两颗五花石一闪而没,击中了另两人的眉心穴,不轻不重,力道恰到好处,应石而昏,一仰便倒,没有出声呼救的机会。
来人是高翔,他已从山丘上捉来的俘虏口中,知道了江神庙的埋伏形势,悄然混进来了。
他提了酒葫芦,走向四五丈外站在荒草中监视的蒙面人,轻摇着酒葫芦,含糊地唱着金陵怀古的满江红歌词:“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势,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声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到今只有江山青,秦淮碧……嗯……该……该你食了。”
他模仿仙舟兄的嗓音,维妙维肖。负责监视的人用手向庙侧一指,说:“俊彦兄,那儿似乎有异动要注意看看,留神些。”
“有何异动?”
“似乎有陌生的身影闪动。”
“哦!我留意些就是,先给你一掌。”
“噗”一声响,后脑便挨了一掌。
高翔将四人拖至隐蔽处,然后弄醒仙舟兄、用上了迷魂术,问道:“仙舟兄,吴前辈是谁?”
仙舟兄不假思索地答:“是虎面枭吴必信吴前辈。”
“你与他有何交情?”
“咱们是早年的朋友,在下曾在他手下办过事。”
“你知道他的底细么?”
“这五六年来、咱们很少见面。听说他已投效一个极端秘密的帮会,在外行走时很少以真姓名告诉人。”
“是什么帮会?”
“不知道,在下只知他是个职位不低的人,有一次在下发现他怀中藏了一张鬼面具,带了一块刻了一条龙的银牌。”
“哦!他目下在何处?”
“在南京清凉山龙蟠里孙孝三爷的家中。”
“他为何不来?”
“他不想出面,给了咱们一千两银子,要在下带了镇江群雄前来此地,杀一个叫高翔的人。说是江南浪子要从江上乘船前来辽神庙,与高翔会面。咱们负责搏杀高小辈,小白龙则带了水上好汉拦截江南浪子。”
“谁告诉他江南浪子要在此地与高翔会面?”
“在下不知道,也不好问。”
“你贵姓?”
“在下飞豹胡仙舟。”
“哦!原来是镇辽三霸的老大。”
“咱们镇江三霸全来了.共来了七十六位弟兄。”
“哦!一千两银子由七十六人均分每人只分得十余两银子,岂不太蠢?”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