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1 / 1)

加入书签

('

八十步……林华铁胎弓一挥,击落了射胸的一箭。第二箭射他的腹,也可能志在马头,

他的乌锥略偏驰向,手中的狼牙箭一挑,便将第二枝箭挑飞。

五十步,他的箭搭上了弦。牙兰两剑落空,而发觉林华竟未发箭,心中一寒。

箭去势如电,“啪”声响,正中牙兰的胸正中,却被胸甲所挡落,但牙兰几乎被震得抓

不住弓,第三枝箭脱弦掉落,人也在马上一幌,喊声威惊天地。

双方的马从两刀之中冲过,各自拔出自己的刀,驰出五十步外兜转马头。

盾支起,刀徐降,鼓声雷鸣;健马前冲,势如排山倒海即将“回合”了。

战斗的方式自古以来皆不断演变,人口在日渐增多,往昔两军对阵,一两万人已是空前

的大战,但以后动辄便是一二十万人决胜负,战斗的方式不得不随着改变,兵对兵将对将的

时代过去了,将才已不在勇而在智啦!

但在边外各部落中,英雄主义的遗风犹在,两军对阵,双方的主将有权要求先行决战,

如果有一方不敢接受,那么兵士们的军心士气便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可能不战而溃。

因此,有些主将心中有数,明知不是对方的敌手,便得设法避免对方的挑战,避免的手

段便是不列阵,径自发起冲锋,遇敌便挥兵进攻。

火狮牙兰自命是西域第一勇将,每次与人交锋皆要求主将决战,多年来,声威四播,名

震西域,从未吃过败仗,那些部落首领简直闻命丧胆,交锋前便已心惊胆落,敢于接受他挑

战的人愈来愈少,他自己吹牛说是马前无三合之将,确也是实情。

林华必须孤注一掷接受挑战,希望能在决斗时擒住牙兰不但可以击溃对方的大军,更可

避免受到万人攻城的艰苦恶战。事先,他已派出了奇兵,然后是公然列阵,故意引诱牙兰挑

战,果然,他成功了。

当然,他已对牙兰有了九分了解,如无把握,他不会愚蠢得自掘坟墓。

牙兰射来的第一箭被他打落,他知道已稳操胜券了。因此,他让牙兰全力施展,不想在

箭上浪费精力,他已看出牙兰的铁叶甲胄,弓箭派不上用场,唯一可射的双目,而双目却是

最难射中的目标。果然料中了,在五十步内发箭,不但射不透铁叶甲,甚至未能将牙兰震落

马下。

牙兰沉不住气了,双方在两百步冲锋,在百步内可发射三箭,而箭被打落,第三箭竟来

不及发出,对方的乌锥马太快,没有射第三箭的机会,便知道射技不如林华,心中自然感到

发虚,因此在冲过交界线时,拨出了斩马刀,不愿再比箭了。

枣骝与乌锥相对冲锋,奇快绝伦。双刀平举,盾护胸腹身形微俯,挺刀的手坚定如铸,

照面了,“蓬”一声大震,双刀皆砍在对方的刀肩上,火星爆射。

双方的马都是神驹,大快了,没有变招的机会。

第二回合,双方看不出有何异处,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战鼓声如雷鸣,呐喊助威声惊天

动地。

第二回合,又不分胜负。

第三回合开始,双马箭冲,接触了,“当当”震响声传出,火狮牙兰的火红色铁盾脱手

而飞,幸而皮套三根皆断不然必被盾将人带落马下。

相错而过的刹那间,刀光后挥,“铮”一声暴响,砍中牙兰的盔顶,带缨的铁尖顶被砍

断,脱盔而飞。

牙兰向前一扑,及时稳住身躯,枣骝向前急冲,度过了危机。

土鲁番上万人马,第一次看到主将失手,呐喊声倏止,战鼓声似乎变得有气无力,战旗

似乎也成了病虚的老人,要死不断气地扭摆。

相反地,林华的两百健儿欢呼声雷动,战鼓敲得更急更响,旗帜猛烈地摇动,接着一个

个举刀狂叫:“先锋林华千岁!先锋林华万岁……”

火狮牙兰第一次吃了败仗,丢了盾和盔顶樱头,差点儿被砍落马下,不由心胆俱寒,斗

志尽失,枣骝冲出五十步,本该勒住兜转马头,准备交锋第四回合,但他却不再抬头,向本

阵狂奔。

林华冲出五十步外,兜转马头便发觉牙兰逃走,猛地挥刀长啸,跟踪便追,将刀(禁止)鞍

旁的插袋绊好,挂上盾,取下了铁胎弓,搭上了狼牙箭。

两百健儿齐声呐喊,城头上的守兵欢声雷动,战鼓动天,两百骑齐发,声势如潮。

城楼上号角声与胡笳声齐鸣,城门口冲出一彪人马。

土鲁番的兵马因主将失败而动摇,人马惊噪不安。旗门下抢出牙兰的十大将,齐向前冲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