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1 / 1)
('
经过此地,不可能隐瞒行踪。
南面是千峰万峦高与天齐的终南山脉,齐县以南一带则称武功与太白山,俗语称武功太
白,去天三百,就指的是这两座山脉直伸展至渭河南岸,山多田少,地广人稀,有的是千年
丛莽与不毛荒原,和成群结队的奇禽异兽,只有近河岸一带,尚可看到零星疏落的小村寨形
影。
这天近午时分,接近了齐县与歧山接界的五丈原。这是一处近河谷的一处平原丘陵相错
的地区,直至河岸全是相当肥沃的良田。据说,那是汉丞相诸葛武候最后一次兵出歧山,在
此驻军与司马懿对阵相持,在五丈原蜀军开垦田亩作久驻打算。可是,传说诸葛亮得了重
疾,一病不起蜀汉的国运从此一蹶不起。
目前,五丈原那座最高的丘陵顶端,建了一座相当壮观的诸葛武侯祠,受到当地百姓的
祀奉威灵显赫,颇着神迹。据说洞址原是武侯禳星地方。当地流传着有关武候的一段神话,
说是武候筑坛禳星求寿,眼看最后一天将要大功告成,却被大将魏廷闯坛禀报军情,一不小
心,一脚踢倒了象征生命的七星灯,禳星求寿功败垂成。
五丈原诸葛禳星,人力难以回天,魏廷踏倒七星灯,断送了蜀汉的国运。这当然是神
话,诸葛武侯岂是个江湖术士。
五丈原的西北角,是颇为富裕的武侯寨,位于路南,便可看到不远处的武侯祠。每年武
侯的诞辰,从凤翔与歧山县派来的祭祀官,皆在武侯村的行馆住宿,这座行馆是本村唯一规
模宏丽的建筑。
大道经过村北口,路两旁古柏参天,每棵柏的树龄皆在百年以上,平时是村童们游玩的
好地方。但今天,村外村内一片死寂,不时传出一阵阵急促的狗吠,但不见有人。
管勇与洪贵在前开道,中间是邢永平押着的山轿,轿内坐着行动不便的林华。另两人在
后面五六丈,像是另一批人。一乘山轿有三台轿夫,轿夫也弄不清他们六个人的来路。
他们皆换穿了村夫装,兵刃藏在所带的长包裹内,遮阳笠戴得低低地,风尘仆仆向东
赶。
村口设了茶水站,建有一座歇脚亭,轿夫们老远便叫:“这里是武侯寨,歇歇脚再
走。”
林华从窗缝向外瞧。向走在轿旁的邢永平说:“邢兄,这座村寨有点古怪。”
“有何古怪?”邢永平注视着半里外的村寨问。
“近午时分不见有人,其次是狗吠声有异。”
“天气热,中午休息哪,这期间正是农暇时节,平常得紧。瞧,这一带有水稻呢!恐怕
是关中少数的产米区之一哩!”邢永平不在意地说。
“最好不要在此地歇息,预防意外。”林华仍抓紧话题说。
“呵呵!放心啦!这条路小弟曾经走过一趟,沿途地广人稀,鬼打死人,除了要防范一
二十个小毛贼之外,没有什么要可怕的。”
一名轿夫接口道:“这时节在这条路不要紧,在秋季可得小心些,经常可以碰上狼群,
那些饿狼可真吓人哪。”
“其实,一年四季那一天没有狼?”邢永平信口说。
“平时狼不会成群,它们不敢乱来,只敢钉在人后面找机会偷袭,成了群委实可怕急
了,五六个人不够它们做一顿晚餐,到了,进亭歇会儿。”
小茶亭容纳不下这许多人,轿子停在亭外。邢永平热心地盛了一碗茶水递入轿内,低声
说:“林兄请放心,不会有意外的,沿途你并未露过脸,而兄弟在这一带一无朋友二无仇
家,怕什么?”
“邢兄喝了茶吗?”林华问。邢永平口说不怕,其实不无戒心,闻声一怔,扭头大叫:
“等会儿再喝茶水。”
他即使不叫,洪费几个老江湖也不会立即喝茶水,他们等到收了汗,方肯进茶水解渴,
这是赶长途的人保健的常识。三位轿夫可不讲究这些,他们走惯了长途,体壮如牛,这种天
候赶路根本不算辛苦,进得亭来便各自端了一碗茶往口里灌,邢永平的叫声传到,他们已喝
光了第二碗啦!
邢永平端着茶碗重行入亭,向洪费说:“寨门大开,为何看不见人影?可真有古怪…”
话未说完,一名娇夫突然直挺挺地倒了。
“快走!”邢永平抓起包裹背上叫。
“我带人走。”洪费叫挂上包裹奔向山轿。
“哈哈哈哈!”村寨口突传来了震天长笑,第一个青影出现。
“留下啦!相好的。”窜出的第二名青影叫。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