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1 / 1)
('
路上走,可得小心碰上鬼。”
“老身活到六十岁,什么鬼没见过?老身本来就是穷鬼,鬼应该怕我。白天太阳晒得受
不了,只好夜间赶路啦!这里是什么地方?”
“你当然不怕鬼啦!老得快要进棺材,马上就要做真的鬼。你要少活三二十年,咱们可
得和你乐一乐。”骑士让出去路,口中缺德,“你要到什么地方?”
“从保定来,到顺德府投靠我那个做长工的痨病鬼女婿,日后进土也有人披麻戴孝,全
部家当都带来啦!你要不要同济老身几文做棺材本?”
老太婆的驴背垫后面,吊着几个破烂包裹,可能真是全部家当,也一定是穷缝的剩余物
资:破布。
“去你的!我还想向你要买路钱呢!”拦路骑士挥手赶人,“到顺德还要走十天半月,
快走吧!这里是新捞县,你只走了一半路,走走走!”
“新捞县,我知道,快到真定府了,哦!你们到底在这里干什么?”
新乐县,属真定府。这一带的人,土腔与官话有一点差异,外来的人会摸不着头脑。
新乐县的乐,读捞(第四声),而不是快乐的乐,也不是音乐的乐。
南面的柏乡县,柏不是柏树的柏,叫搬,搬乡县。
京师的土话不是官话,官话是中原语系带有些凤阳腔。
真正的京师土话,与中原语第仍有差异,南方人听得懂的人,恐怕就没有几个。
京师北迁仅五年时光,十万富户在京师落户,正是南北语言大整合时期。
官话以中原语系为主(中原语系指黄河中下游共通的语言系统),加上朱家皇朝凤阳家
乡的腔调。
以后满清入关,又揉合了远东腔,官话又出现些小变化。南方人当了官,坐公堂说起官
话来,闹出的笑话一箩筐。
日本人在明代,在中国最为活跃,曾经帮助丞相胡惟庸谋反,准备在朝贡里金銮殿以特
制的蜡烛内藏火药,把朱元璋炸死。
有明一代三百年,日本人一直就在中国翻云覆雨,因此,明代的官话,在日本也相当风
行。
时到五六百年后的今天,日本某些古老优剧中,仍可听到这种腔调怪异的大明官话,虽
则字的发音与意义不同。
平剧中的铁公(又鸟),也机器人几个主角的口中,听到这种令人发噱的怪腔怪调官话,与日
本那种优剧伶人的腔调几乎是全同的。
秦始皇雄才大略,是中国大一统的“始”皇帝,他的“书”同文,是维持大一统的最高
明最伟大的手段。
可惜不曾实施“语同音”,以致天下方言,至少也有两千种以上,永远无法真正“大一
统”,永远会为了听不懂,或着误解了对方的语言而大打出手,甚至动刀枪杀人盈野,永远
把不同语系的人当成非我族类。
秦始皇地下有知,一定会为了这件事没能实施而后悔。
老太婆自称是保定府的穷缝婆,当然知道新乐县叫新捞县,没走错地方。
“我们在这里等几个人。不,捉几个人,几个有刀剑杀人如儿戏的歹徒,有男有女。”
黑衣骑士扭头说,“你在路上,可曾发现骑马带了刀剑的人?”
“有一个女人,好像带了一把剑。”老太婆大概人老了,难免嘴碎,“是一人年轻貌美
的女人。”
“咦!人在何处?”
“会是你们要找的女歹徒吗?”
“我们要捉拿的人中,有一个年轻貌美女人,姓落单一个人走的,有人称她是什么飞
仙……”
“像我这样年轻吗?”
“去你的老……”
黑衣骑士突然怔住了,但手突然抓住了刀把。
小驴高不过四尺,老太婆坐在驴背,高度与骑士相等,甚至稍矮半个头,面面相对,虽
则夜色暗沉,面目仍可看清。
老太婆双手在说话时,掩住脸一阵揉动,手放开,手中有一块薄薄的所谓人皮面具。
当然不是用人皮所制的,而是用特殊提炼的黄明胶,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薄膜,铸成
几可乱真的面具,在光线朦胧中戴在脸上,真不易分辨是真是假。有些制成鬼面具,装鬼吓
人效果奇佳。
老太婆露出本来面目,灰褐色的脸变成晶莹的白肉,没有皱纹,没有老斑,五官匀称,
唯一仍现老态的,是她那一头白发。
黑发洒上面粉,那就成了白发啦!白天走近察看,才能看出蹊跷。
“我就是幻剑飞仙。”假老太婆嗓音完全变了,清脆温润,十分悦耳,“正是你们要捉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