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1 / 1)
('
过患难,再次携手,我们会度过难过的。”
“你们……一定要放弃我……”“不,决不,我们这些人中,没有人会贪生怕死做不义
的事。”
“他们人多……”
“我们也不少,可惜……”“可惜什么?”“可惜曹兄不在,有他在,千军万马何足惧
哉。他目下不知身在何方,你在开封和他分手的,可能在南京吧?尚姐,你想念他吗?”
“想念有什么用呢!”幻剑飞仙无神的双目,突然涌现一道光彩,说的话却有感慨和无奈,
“我和他,只有萍水相逢,随即人各天涯的缘分。每个人的生活目标不同,所走的道路也各
有方向,聚合各有因缘,谁也无法逆料是否重逢有日。小妹,日后你如果见到他,告诉他,
我好怀念相处的那段日子。杜小妹,你们走,还来得及。”
“他们来了,我们是背水而战。”
背水而战,后退就必须渡河,河水奇寒彻骨,游至中途便可能冻僵而下沉。
十四匹健马循蹄迹越野急赶,并不知河堤有人躲藏,两百步、一百步……
箭如飞蝗,立即有七名骑士落马。
稍后面的七骑士,有两人狂叫一声,兜转马头急退,比来势快了一倍,另五骑已顾不上
落马的同伴,也回头反奔,然后有两骑士背心中箭,马堕马下。
五个劫后余生的骑士,远退出三百步才敢缓下坐骑,他们在箭上吃过大苦头,怎敢逞强
送死?
回头眺望,河上不见人影,箭手都藏身树后,而且卧伏藏匿,远在三百步外,当然无法
看到形影。两上受伤的骑士下马,强忍痛楚割肉取箭,一人箭贯左上臂,一人右大腿横贯一
支狼牙。
不久,尘埃滚滚中,大队人马赶到了,共来了十八骑,其中有无双剑客与五名同伴。
他们是分批追赶的,买马不易,须花时间搜购,先获得坐骑的人先发,务必与追者保持
接触,愈快追上愈好,等后面的人赶到,没料到第一批人一时大意,损失了一半人。
众人面对远处的河堤察看片刻,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接近攻击。
平原没有屏障,连小树也没有几株,全是及膝的枯草,向前冲简直是白送死。
一名中年人细察一支狼牙箭,惊讶的神情写在脸上。
“这是雁翎箭,边军使用的利器。”中年人讶然说,“怎么会在这些江湖杂碎手中的?
可能吗?”
通常军用的箭,概略可分三等。普通各地的卫军,使用鹅翎或鸭翎箭;边军,用雁翎
箭;御林禁卫军,用鹰翎箭。
各等箭的箭杆、矢尖、长度,都各有不同,另分等级,制造地规格也各有特点。
边军所使的雁翎箭,箭杆是黄杨木,矢尖是长三棱狭倒钩,专用来对付蒙古人的皮制胸
甲,容易切割锲入。普通卫军所使用的三角形尖锋宽倒钩,无法贯入双层皮制的甲胄。
边军,指戍守边墙(长城)的卫军,专门对付蒙古骑兵的劲旅,武器比内地卫军精良多
多。大漠平原骑兵作战,弓弩为先,远用弩攻,可及千步;近用弓箭,三百步内决胜,这两
年使用火炮。
每一位箭手,通常携带三筒(或袋)箭,每筒一发(十二支),腰悬一筒,背负两筒。
两个力(石)的弓,箭的长度有三尺六寸,三百步外可贯穿人体。
在江湖混世的人,根本不可能到边墙喝西北风,除非是戍边劳役的罪犯。那一带只有做
汉奸的人才能生存,没有什么好混的。
边军的箭竟然出现在江南,简直荒谬绝伦。
二十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脸有惧容。
护军没带有弓箭,所以受到劲矢袭击,折损了不少人,一直就缺乏冲上搏战的勇气,现
在又受到劲矢的突袭,九死二伤。
无双剑客以为自己剑术无双,武功无双,但要他硬向箭雨闯,他还没有这份贾勇赴死的
豪情,旷野中一无遮掩,他哪有飞渡这三两百步,不受劲矢伤害的能耐?天知道到底有多少
张强弓在等候他送死?
论个人武功,他是最强的人,他没有勇气自告奋勇上前,其他的人更是胆怯心虚。
“咱们该怎么办?”他向护军的领队问。
他只来了六个人,当然得由占多数的护军作主。
“等候后面的人赶到再说。”护军的领队比他更心怯,不敢下令冲出,“已损失了九个
人,咱们禁得起箭雨的袭击吗?把他们困在这里,夜间弓箭的威力有限,所以只有等。”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