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1 / 1)
('
已牌正,暴雨停了,阳光破云而出。
匆匆午膳毕,两人动身赶路,攀山越岭倍极辛劳,两人相挽相扶排除万难,在几乎难以
发觉的羊肠小径中奋勇前进,浑身湿透成了泥人。
艰难险阻把他俩的距离拉近,一天、二天,他们已成了最亲密的朋友,相互关切相互嘘
寒问暖,几乎忘了他们之间曾经发生的敌对意识。
第四天,他们到了一座奇峰下。
在前面领路的卓梅英停下脚步,抬头四面张望。
“梅英姑娘,你看什么?”怡平问:“不会是迷了路吧?”
“不会。”卓梅英的语气是肯定的:“他们还在我们后面。”
“哦!怎见得?”
“小径已被野草荆棘所淹没,有人经过一看便知,你向南面的河谷看,他们如果来,就
从河谷上来的。这座山叫做插天岭,归州来的路就在这里会合。”
他根本不知身在何处,反正除了山还是山。北面不用说,南面也是无尽的高山峻岭,有
些奇峰高(禁止)云,有些山峭如刀劈,有些绵亘相并形如连城。
“再往前走,是什么地方?”
“巫山十二峰。”
“咦!到了巫山了?”
“还早呢,还有一天。”
“这里到江边……”
“远着呢!要走两天。”
“他们会不会走另一条路?”
“没有第二条路。”卓梅英往北一指:“绕过这座山的北麓,就是蛮人出没的原始丛莽
区,爬一座山也得三两天,有些山根本不能攀越。”
“总算放心了,我们慢慢走吧。”怡平如释重负地呼出一口长气,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
地。
“天色不早,前面有处岩洞可以过夜。路已经不易分辨,夜间寸步难行,走!”
路确是不易分辨,外人更不知道这里有路。两人沿山麓绕走,所谓山麓其实已高出平地
千尺以上了。
“等一等。”怡平的目光落在插天岭西北的山腰附近茂林。那是插天岭伸向西北的一条
山脊:“你最后走这条路,是多久以前的事?”
“这……快一百天了。”卓梅英显然不明白他所问的话有何用意。
“在这一带隐居,能活得下去吗?”
“哦!这得看你用怎样的态度活。”卓梅英笑了:“这里相距最近的城镇是巴东县城,
路虽然不好走,但仍然可以走,一天就够了。满山都是飞禽走兽,吃的植物也不少,山药、
黄精、葛、蕨、薇……只要到巴东买些日用必需品,像盐,就可以活下去。问题是,活在这
里有什么意思,为何而活?”
“唔!逃世,亡命……”
“逃世用不着走这么远,亡命大多数的人在荆州、大巴山、施州卫一带。”卓梅英诧异
地注视着他:“庄兄,你这些话的意思……”
“我看到那边山脊的树林中有奇异的反光。”怡平向那条从山腰伸出的山脊一指:“我
信任我的目力,虽然是一闪即没,但一定是珠宝的反光;像你那快活刀上的星。”
“唔!可能是悍苗的镖枪。”卓梅英脸色一变:“我们真得特别小心。那边是悍苗的猎
区。这里是湖广四川两不管地带,那些土苗没建立土司管辖,是真正仇视外人的化外之民,
一大群潜伏在草木丛中,突然以密集的镖枪攻击,相当可怕。”
“苗人的兵器,还不至于磨得可以背日反光。”他紧了紧手中的药锄:“小心倒是必要
的,走!”
那已难分辨的小径,绕西北的山脊底部伸展。上面,浓林密布,视野有限,里面即使潜
伏上万兵马,也无法发现。两人暗中留神,排草而进。
两人心意相同,不走山脚下的林缘,可避免有人从林丛中突袭。
正走间,前面十余步右面的浓林中,枝叶籁籁而动,钻出两个青衣中年人,一佩剑一跨
刀,面目阴沉往外走,恰好挡住他俩的去向,两面一分,冷然相候。
走在前面的卓梅英,扭头向怡平投过一道询问的目光,脚下一慢。
“不是苗人。”怡平继续前行,走近低声说:“让我和他们打交道。”
“插天胜境,不许擅入。”右首那位佩剑中年人沉声说:“你们已经踏入插天胜境的地
盘,必须听候处置。”
“首先,通名。”佩刀的中年人接口。
“咱们兄弟是过路的,前往巫山。”怡平沉着应付:“逃避仇家,觅地隐身的人,恕不
通名,不便用假名欺骗诸位。”
“真的?从何处来?”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