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向三人抱拳一礼,与小祥立即放腿狂奔,头也不回地走了。

甘姑娘主婢站在岔路口发怔,目送两人的背影冉冉而去。

冷剑周晃长叹一声,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他在江湖多闯荡几年,他将是江湖上最出类拔萃受人尊敬爱戴的英雄豪杰。”

甘姑娘也幽幽地说:“交上这种朋友,我愿为他赴汤蹈火。我想,我该留下替他尽一番心力。”

冷剑周晃摇头道:“你如果留下,必定成为他的累赘。大敌当前,他如果分心照顾你,他必定陷入困境。只有艺业与他相当的人,方能免去他内顾之忧,你能么?”

“这……”

“走吧,你离开他远些,便是帮助他了。”

城门日落即闭,城内城外交通断绝。城外的夜市有两处,一是码头一带,一是长街。城内则是平湖门一带,灯火辉煌热闹非常。

至于布政使司衙门以东,入夜即冷冷清清,尤其是王城附近,闲杂人等根本不许走近,刁斗森严,王府护卫与丁勇往来巡查不绝。

宾阳门附近,只有几家小食店,夜间供应那些在附近鬼混的夜不收一些酒菜,但到了三更正必定关店门,三更正,也就是夜禁开始的时辰。

三更初,一座街角小平房的大门悄然而开,附近没有街灯,街道狭窄,人在街上行走,很难分辨相貌。

一个老女人的身影跨出门槛,顺手带上门,提着一只大竹篮,向街口的灯光走去,举步迟缓,弯腰驼背,显得老态龙钟。

大门又开,又走出一个老太婆,低叫道:“二婶,我也去。”

二婶回身低声说:“不,你在家照顾。三姑,病人要紧。”

三姑带上门走近,说:“我不放心你,公公已不需人照料了。”

“你不放心我?”

“这几天好像不太对,小店附近不论昼夜,皆有可疑的人徘徊巡逡,可能他们留意这一带了,你一个人我委实不放心。”三姑压低声音说。

二婶不再反对,两人并肩前行,步履维艰,两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婆,晚上在黑暗的街道上行走,确是不便。

前面的灯光不是门灯,而是店堂中透出门外的灯光,照亮了门外挂着的酒帘子,原来是一家小食店。

门外有两张长凳,但没有人坐,初冬寒风萧萧,谁还愿意坐在门外闲聊?进出食店的人,皆来去匆匆。

距小食店尚有五六家宅院,店门出现三个客人。

领先那人是个英俊青年,佩了剑,站在门外向里瞧,剑眉攒聚,有点不乐地叫:“喂!店家,你这里有些什么可口的酒菜?”

店小二在门旁迎出,欠身含笑招呼道:“客官请里面坐鸡鸭鱼肉烧卤,小店皆可张罗。酒嘛,白干够劲,保证客官满意,喝两杯暧暖身子……”“少废话!”青年人说,推开店小二跨入店堂。

两名同伴都是中年人,一挎刀一佩剑,十分神气,大刺地跟入。

两个老太婆像是乏力,倚在檐下歇脚。两人的大眼张得大大地,清澈明亮有神,与她们的年龄极不相称。

但在附近有人时,她们会垂下眼皮显得半死不活。

三姑用肘碰碰二婶,附耳问:“是这个人么?”

二婶用压抑的嗓音说:“是他,你也认出他了?”

“把他烧成灰,我也可以认出这畜生的丑恶面目。哼!我们拼了他。”

“你急什么?你与他的仇恨和我与他的仇恨相比,简直像是泰山比鸿毛,我都不急,你急什么?”二婶用阴森森毫不激动的语音说。

“哦!你打算……”

“等他走了之后,我跟踪,你带酒菜回去。”

“跟踪?你想跟踪一个机警阴狠的老江湖?何况他还有两个党羽,太危险了。”

“放心啦!我也是个老江湖了。”

“这次不下手,恐怕……”

“恐怕没有机会了?”

“是的,他一走,恐怕再也碰不上他了。”

“这……”

“我回去取兵刃暗器,还来得及。”

“好,一同回去,在此地等反而碍眼。”

两人不买酒菜,从容往回走。

小食店中食客不多,店堂八张小桌,只有三桌有人。青年人与同伴占了后角落的一桌,叫来了酒菜,惬意地慢斟浅酌。

坐在下首的中年人已有了三分酒意,一口干了一碗酒,开始口没遮拦,牢骚满腹地说:“令狐兄,他们在城外接船,到长街的大酒楼快活,把咱们赶进城来做更夫,这算公平么?”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