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页(1 / 1)

加入书签

('

太子微微一愣,低头说道:“是。”

朱元璋有些黯然神伤,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儿子死了,还有他对太子越来越不满意了。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太子,仍旧给太子机会,先拿下权力,让太子反省一下,让太子去处理他惹出来的烂摊子。

让他不能逃避这些。

希望能让太子想明白这些事情。

倒不是,朱元璋不像提点,告诉他。而是这些事情说是没有用的,没有刻骨铭心领悟,是不会当回事的。就好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认真听见等等。只要都按照这些做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会很差的。

但是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

道理很简单,做到的很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很简单,语言上的教育,只能是浮光掠影,根本不入心。只有自己想明白,才能真正记住该怎么做。

朱元璋一摆手,说道:“去吧。”

太子离开了乾清宫。

太子对这个结果,也是有心理准备的。说实话,太子此刻内心之中,也有几分自我怀疑。

怀疑自己真的胜任大明皇帝吗?

秦王生前,太子对秦王有多少怨念,在秦王死后,都不重要了。反而秦王小时候,跟在太子身后的种种,时常在太子内心之中浮现。太子本质上是一个好人。

他如果不是一个好人,或许这一件事情很快就过去了。

但这一件事情,在太子内心之中,却不容易过去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太子甚至觉得,父皇惩罚更重一些,他内心深处才好受一点。

第十九章 马皇后昏迷

玄武湖畔的小院,颇有农家风范。

马皇后已经很久没有穿皇后服色了,而是很寻常的农人的衣服,不过,衣服材料上是相当不错的。只是看上去很是朴实,就好像寻常农人一样。

马皇后这几年放下外事,在玄武湖畔,读书耕作,日子过得很是惬意,甚至朱元璋来过几次,都有几分流连忘返的感觉。

是啊。如果时间倒转五十年,当初朱元璋,朱重八,想过的大抵就是马皇后这种田园牧歌的生活。

如此一来,马皇后的气色也好多了。

不过,上了岁数,马皇后的身体更不好了。适当的劳动,能维持马皇后的身体,不过,现在的马皇后自己亲自动手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只是指挥宫女太监们耕作。

老百姓都有一种农耕的情节,马皇后即便自己去耕作,看着下面人种地,也觉得心情愉悦。

这一点,马皇后与朱元璋一样,也算是有相同的审美了。

马皇后忽然发现太子过来了。

马皇后高兴地说道:“我儿,我记得你父皇让你去北京了。怎么忽然回来了?北京那边事情办妥当了吗?”

太子见马皇后这个样子,欲言又止,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朱元璋将这一件事情让太子来办,其实也有几分是朱元璋不知道怎么给马皇后说。说实话,朱元璋本质上有几分凉薄,对太子固然好,那是因为太子不仅仅是儿子,而且也是朱元璋在政治上的继承人,是他事业的继承人。所以重视。

他其他儿子,就不是这样了。朱元璋甚至将自己几个儿子罪行写进书中,昭示天下,让他们遗臭万年,就看出朱元璋的态度。

但是马皇后不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子的性格更多传自马皇后,而不是朱元璋。

马皇后虽然是女中豪杰,但是却比朱元璋心软多了。对自己亲生的孩子,更是比朱元璋有感情多了,而秦王恰恰是她亲生的。

马皇后看到太子这个样子,心中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马皇后说道:“出了什么事情?”

太子知道这一件事情迟早要说,他一咬牙说道:“二弟不在了。”

马皇后一时候没有反应过来。说道:“你说什么?”

太子说道:“二弟不在了。”

马皇后听了之后,似乎过了一阵子才真正消耗了这一件事情,她只觉得头晕目眩,沉重地坐在椅子上,太子立即上前说道:“母后。”

马皇后到底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控制情绪的能力还是有的。她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子跪在马皇后身前,将秦王死前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马皇后沉默了良久,说道:“我早该打死他,不让他如此丢人现眼。”话虽然如此说,但是两行浊泪,还是从脸庞落下来。说实话马皇后心地善良,是见不得那些达官显贵的肮脏事的,她如果知道秦王私下这么玩,将人家好好的姑娘往死里糟蹋。非重重地抽秦王鞭子不可。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