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7页(1 / 1)

加入书签

('

付出的牺牲好像没有什么用处。

“时间啊时间。”盛庸很是头疼,他恨不得拨动日月旋转,让时间跳到未来一两月之后,因为就是雨季了。一旦黄河涨水,不知道,这些浮桥能不冲留下来,但是沿着南岸扎营的北军,统统会冲进黄河之中作为鱼鳖。

这也是盛庸原本坚持的想法。

坚持就是胜利。熬到雨季,黄河会代替他惩罚北军的。

当然了,更大可能是北边看到事不可为,就提前撤退,结束今年上半年的战事。

为南京朝廷争取了数个月的时间。

只是,不可能了。

盛庸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士卒伤亡。他手中的兵力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各种火药火器都损耗的差不多了。

毕竟,各种火器也不可能一直使用,使用的时间长了,也是会出现耗损的。只是这种耗损看上去不大,一般的火炮爱惜使用,战事不频繁,用个十几年,甚至很多火炮用个几百年,似乎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战争烈度不一样。

而今北军一旦白天,所有炮火单位都会开炮的。或轰击对方营地,为北军士卒开辟进攻方向,或压制对方步卒,让他们不敢贸然出击。等等。

甚至还有误伤。这个就不好说了。

每天一百多炮下来。这些火炮承受不了也就很正常的事情,而面对北军不要钱的火炮。南军能不还击吗?

不说别的事情,单单说一件事情,对方火炮乱轰,自己方面没有开火,时间一长,这士气如何维系。或者根本不可能维系。下面的士卒都怕了。

所以哪怕没有什么成果,也必须开炮。

所以广武山之战,在双方不自觉的情况下,演变成了炮兵为主的战事。原因也很简单,双方交战的地方,支离破碎,沙洲上也好,河边的滩涂也好,都不大适合大军展开作战。更不要说,在对方大炮射程范围之内,集结开战了。

所以火炮就成为了双方主要选择。

除却火炮之外,还有夜战。

夜战都常规化了。

就是因为双方承受不住白天炮火的轰击,不敢大战。夜里双方的火炮就分不清楚了。甚至火铳也不敢乱来了。就陷入肉搏战之中了。

不得不承认,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肉搏战,短兵相接,都是最后的解决方案。

只是在这一点上,南军丝毫不在北军之下,你们燕云男儿厉害,但这天下还是我江淮好汉打下来的。面对面厮杀,谁也怕谁。

只能是消耗。

消耗人命,消耗火药,消耗一切。

而今,盛庸已经耗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一封书信到了盛庸手中。

盛庸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回神。他的手都有一些颤抖。

因为,傅友德已经到了广武山以南的区域。

具体在什么地方没有说。但这足以让盛庸心惊了。

盛庸是有自己的情报人员的。最少他不知道,傅友德所部,已经从山东转移到这里。那么,对面很大概率也不会知道的。傅友德想要做的事情,也就很明白了。

而傅友德给他的要求也很简单。在适当的时机,放弃广武山。向西退守。

洛阳八关,就是指洛阳盆地对外联通的八个关卡与方向。

如果叶沈要攻洛阳的话,必须攻破这其中之一。

傅友德要的就是,叶沈大军到南岸之后,面对东南方向诱惑,会怎么做?这是一个极大的空挡,几乎没有什么守军。叶沈可以长驱直入,直接进攻到河南府邸去,甚至一路能够打到淮河边上。

如果叶沈南下,那就面对傅友德的伏击。

到时候,盛庸会从洛阳防线出击,进攻广武山,将叶沈截断在黄河以南地区。

如果盛庸按照原本的计划,放弃东南方向不顾,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进攻洛阳,他就将后背留给傅友德,傅友德自己进攻广武山,截断叶沈的后路之后,也不会让叶沈能够回到北岸。

盛庸之所以心惊,一方面是傅友德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之间,将十几万大军,调度到位这能力,有多逆天,知道的人都知道。

反正盛庸是做不到的。

另外一方面,盛庸也觉得这一战看似去不错。但是问题很大,他觉得傅友德有些小看叶沈了。他与叶沈交手这么多天,他决计不会觉得叶沈是一个无能之辈。

这个套,叶沈未必会钻了。而钻了,也未必能够打赢。

盛庸思来想去,他心中暗道:“这其中的关键还是在广武山。只要广武山能够顺利的回到自己的手中。这一战不是不可以打的。但是广武山是那么容易拿下吗?”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