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1 / 1)
('
话落。
穆煜城领着穆凌云几人转身离去。
穆凌锐转身给叶洵伸出大拇指,眼眸中满是敬佩。
他没想到,这辈子还真能碰到将他妹妹,治得服服帖帖的人,真是不容易。
在穆煜城的压迫下,众人恋恋不舍的离开。
他们还没欣赏够这对金童玉女。
望着离去的众人。
穆凌霜十分无奈。
她没想穆煜城竟如此好事,还跑来她的房间看看叶洵在不在。
随后,叶洵两人回屋,将这碗波折的面条吃完。
不过,叶洵和穆凌霜两人的关系,今日也算定下了。
.......
四日后。
上京城。
一名驿卒策马于城中主街,向皇宫疾驰而去。
“云南大捷,秦王殿下神机妙算,灭大俞四十万军,扬我大夏国威!”
八百里加急的驿卒,一路上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马,才用四天时间从云南抵达上京城。
这话也是穆煜城交代的。
叶洵火烧湘江,谈笑间,灭大俞四十万大军,这是他的能力。
此等天功,若是不能让大夏百姓人人皆知,那就是他这个老丈人当的不称职。
秦王叶洵凭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灭四十万敌军,像一阵风,自云南而出,席卷大夏。
街道两侧百姓听着捷报,皆是驻足停留,面带震惊。
大俞陈兵四十万于大夏南疆,欲夺湘江,灭云南。
早已在大夏各地传得沸沸扬扬。
百姓们都知道,湘江将有一场恶战,而且大夏处于绝对劣势。
即便有穆府和女武神在。
这一场战争想要取得胜利,仍然十分艰难。
但令百姓们没想到的是,大夏竟然胜了,而且是完胜。
还是在废太子叶洵的筹谋下胜利的。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最关键的是。
叶洵从上京城奔赴云南,再到捷报传回来,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是怎样的妖孽计谋。
第154章 云南捷报入朝堂,惊麻了文武百官
听着从云南传来的捷报。
望着驿卒消失在青龙门内的背影。
上京城街道两侧的百姓,炸开了锅。
“秦王殿下竟......竟如此足智多谋?连四十万大俞士兵都被他给灭了?这该不会是穆王的功绩,拱手让给秦王的吧?”
“你若说别人让给秦王我信,你想想穆王可能吗?他不刁难秦王已是极好。”
“说的没错,前些时日,秦王殿下在上京城内的表现亦是不俗,远的不说,就是那大乾使臣杨云青和三公主潇湘,就在秦王手中吃了大亏,还亲自登门拜访。”
“秦王殿下诗才已是冠绝古今,这毋容置疑,才女上官云卿和才子苏瑾,纷纷拜入秦王府,但这战争......”
“这几日真是捷报频传,先是四皇子叶辰平定高黎叛乱,八皇子叶山助赵王击退天奴儿,现如今大俞竟也败于我大夏之手。好事,全都是好事......”
“秦王殿下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上京城又热闹喽......”
夏皇叶澜天昏迷不醒,在三省六部的筹谋下,上京城上演了一出,摆上台面的六子夺嫡。
不过,现如今已是一死两退,只剩下叶洵,叶辰和叶山。
而这几个月,又以最不被人看好的废太子叶洵表现最佳。
夺嫡局势,愈演愈烈,越来越扑朔迷离。
百姓们关心的不是谁能上台。
百姓关心的是这位大夏储君,能不能为百姓谋安稳的生活。
现如今的大夏,表面风光无限,百姓安居乐业,但在地主阶级积累起大笔财富后,已慢慢将手伸向百姓,佃农开始涌现。
......
上京城。
皇宫。
太极殿。
大夏左右仆射魏无忌和南宫夜两人,依旧在御阶之下,总理朝政。
这几日。
南宫夜可谓意气风发。
叶辰率军抵达高黎后,仅仅用三日时间,便平定了高黎叛乱,生擒了高黎王,现如今已在回京的路上。
八皇子叶山更是表现英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血染沙场,与赵王叶战珠联璧合,一次次击退天奴儿攻城大军,成功守住雁云关,寸步未让。
现如今,只有云南的消息像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不过也是,湘江之战放在历史上,那也将是白骨露野,血流漂橹的一场恶战。
大将军陆九渊推演过,云南军丢湘江城,守住湘江关便已是大获全胜。
丢湘江城与湘江关,退守云南,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大俞都占尽先机。
而且湘江之战有可能成为拉锯战。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