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页(1 / 1)
('
这些人虽然没有入仕,但并不代表没有政治地位,上官磐石就何崇的门生古旧,其桃李遍天下。
所以,这些人如果入仕,对于大夏官吏整顿,是非常有好处的。
而且这可以增强百姓对大夏,对朝廷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这些名仕大儒都入朝为官了,可见他们对朝廷已是充满了希望。
叶澜天十分的激动,原本能有如此之多的文人大儒参加朝廷的除夕宴,他已经非常高兴。
现如今,在他好大儿三言两语的忽.......真情流露,为国为民下。
这些文人大儒们,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奋,恨不得现在便走马上任,为国效力。
文武百官们亦是十分惊叹。
太子爷的号召力,真不是盖的。
有天下百姓的支持,有天下文人的力挺,有清明官吏的效忠,今后还有任何人可与太子爷比肩?
见此一幕。
叶洵心下一喜,看来自己的计划是非常成功的,一环套一环,让这些文人大儒们上了钩。
看来今后大夏文坛将是一番崭新的面貌,不再以批判朝廷,壮志难酬为主题。
更多将是为大夏之崛起而读书。
苏瑾望向叶洵,眼眸中满是敬佩,他是了解太子爷的,虽然真情流露,但心中算盘打的不要太响。
给这帮本来就爱意气用事的大儒们忽悠的。
不知道怎么招好了都。
紧接着。
叶洵眼眸湿润,深深揖礼,“本宫谢诸君支持,既然诸君愿意为朝廷,为百姓尽一份力。”
“那本宫定然不能辜负了诸君的一腔热血。”
随即,他转头看向苏瑾和魏风两人。
“你们将表格拿来,让诸君填上,到时候朝廷会根据诸君的能力和意愿,为诸君安排合理的职位。”
话落。
魏风和苏瑾两人疾步向殿外而去。
不多时。
魏风两人带着一众太监,开始为文人大儒发放表格。
姓名,年龄,祖籍,居住地,个人能力,为官意向,五年人生规划......
一众文人大儒拿着表格一脸懵逼。
他们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总觉得怪怪的。
叶澜天也拿了一份,看着上面的标识,惊叹连连,也就他的好大儿能干出来这种事。
连天下文人大儒,都被他给算计了。
这是填表格吗?
简直就是卖身契。
魏皇后忍不住称赞道:“陛下,您看洵儿多优秀,这表格都做的如此精致。”
“今后,您也再不用为这些文人而发愁了,他们都将成为我大夏各地的父母官。”
叶澜天点了点头。
“是啊。”
“没想到这败家子,还真将这件事给办成了。”
“此事若成,朕确实省了不少心。”
一切都按照叶洵当初所言,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叶澜天感觉这十万两白银,花真是太值了。
有了这些官吏补充和天下有识之士的认可,大夏官场整顿可以再深入一步开展。
用不了两年时间,大夏贪官污吏毕竟被扫除八成以上。
与此同时。
赵孟通站了起来,问道:“殿下,老朽这样不方便入仕的,不知还有其他途径可以为国效力吗?”
“陛下和太子爷大义无双,为国为民,老朽虽不能入仕,却也愿尽绵薄之力。”
听闻此话。
殿中好一些文人大儒,皆是向叶洵望了过去。
第522章 除夕宴结束,今日份盲盒
赵孟通自然是自己人。
其实他这话倒不是叶洵提前安排的。
只不过他知道叶洵的全盘计划,此时便顺势而为。
叶洵向赵孟通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随即道。
“大家都知道,寒门子弟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能在科举中,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为民效力,为国尽忠。”
“但寒门子弟读书,何其之难?何其艰辛?别说名师指点,就连生活都是困难。”
“本宫对此痛心疾首,所以本宫决定,从明年开始,在大夏各城修建书院, 让那些有志向,有抱负,有能力的寒门庶民子弟可以安心读书。”
“这些书院绝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免费提供食宿,提供书籍,让这些寒门庶民子弟,可以踏踏实实的读书。”
“所有费用,由朝廷一力承担。”
此话落地。
殿内再次哗然一片,纷纷惊叹太子爷的惊人之举。
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如此关心寒门庶民子弟读书的太子。
洵太子再一次刷新了文人大儒对他的认知,真是将心都掏给了百姓。
“大夏能有如此太子爷,国家甚幸,百姓甚幸,就算不给俸禄,我也跟着太子爷干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