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1 / 1)
('
“住持可知道他们是什么人?”
“佛门弟子出家人,不想,也没有必要知道那么多。”
“住持既不想知道,那我就不说了,可是我要问住持,是不是汉人?”
“是的,老衲是汉人,‘文殊院’里的弟子,也都是汉人。”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悲惨事,住持不会不知道吧。”
“老衲知道。”
“既是这样,住持何苦为虏主掩饰?”
“阿弥陀佛,佛门弟子出家人,心中只知有佛,不知是其他,也不愿牵扯在佛门以外的任何事中,所以老衲不为任何人掩饰。”
“难道说,佛门弟子出家人连民族大义也不顾了么?”
“既人佛门,便已出家、出世,心中只知有佛,心中只知礼佛,绝不愿牵扯其他事,为佛门招灾惹祸。”
“住持啊,你‘文殊院’这处佛门,已经牵扯上其他事,难免招灾惹祸了,现在要紧的只是想办法怎么自保了。”
“照女施主这么说,‘文殊院’佛门处在两难之间,已经无从自保了。”
“不,住持,走一步是一步,保一天是一天。”
“多谢女施主明教,可是老衲要再次奉知女施主,老衲说的是实话。”
姑娘微微扬了扬黛眉:“我有给住持一个机会,让住持搭救‘文殊院’上下之心,奈何住持拒人于千里之外。”
“无论如何,‘文殊院’上下感激女施主。”
“不要感激我,我当不起,我还不知道怎么应付那五个呢。”
“不敢让女施主为难,还请女施主实话实说。”
“说不得也只好如此了,告退。”
姑娘转身开门,往外行去,大悲又诵了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出禅房,姑娘又随手带上了门,小伙子忙低声问:“怎么样?”
姑娘道:“走,咱们上前头去。”
她往前行去,小伙子忙跟上,他也是机灵人儿,没再问,一直到走完长廊,绕过殿角,看不见后院那些僧人了,他才又问:“怎么样?”
姑娘停住了:“老和尚还是那个说法,死人都在所不惜。”
小伙子道:“您没……”
“我还会不想办法么,该用的办法都用了,可是没有用,怎么也说不动他。”
“或许他说的是实话,实情就是如此。”
“或许是,或许不是,可是那五个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那怎么办,难道能撒手不管,让他们杀……”
“我想出了个办法,让我一个人来应付,你不要插嘴。”
“什么办法?”
“马上你就知道了。”姑娘她往前院行去,小伙子忙跟上。
到了前院,一眼就看见了,那五个都在“大雄宝殿”高高的台阶上,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一见姑娘跟小伙子从后院过来,坐着的都站了起来。
姑娘带着小伙子走了过去,到了近前,浓眉大眼黑衣客劈头就问:
“怎么样,你的办法灵了么?”
姑娘道:“我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
“那好,老和尚怎么说?”
“他说满虏皇上是为躲避鳌拜余党行刺,才上‘五台’来的。”
小伙子暗暗一怔,他明白了”,这是姑娘编的。
浓眉大眼黑衣客微怔:“为躲避鳌拜余党行刺?”
“不错。”
“鳌拜还有余党么?”
“应该有。”
“前次擒杀鳌拜的时候,没有一网打尽么?”
“一定没有。”
“怎么会?”
“怎么不会?当时不一定知道。”
“就算是,既知鳌拜余党行刺,当然立即予以捕捉,皇上何用躲来‘五台’?”
“满虏皇上先行躲避,应该更安稳,禁卫各营也能没有顾忌,放手捕捉鳌拜余党。”
“那么京畿一带何处不能躲,何必非来‘五台’?”
“‘五台’离京远,更让人想不到,再说皇上也想趁这机会一览‘五台’秋色。”
“这都你说的?”
“这都是住持大悲说的。”
浓眉大眼黑衣客深深看了姑娘一眼:“去一个,把老和尚带来。”
瘦高的那个转身走了。
姑娘道:“虎儿,你也去。”
“是!”小伙子应了一声,跟了去。
没一会儿,瘦高的黑衣客跟小伙子带着老和尚大悲来了,不但大悲来了,原在后院不肯散的僧人都跟了来。
显然,他们不放心大悲。显然,这也是一种患难与共,福祸同当的表现。
“老和尚,你告诉她什么了?”浓眉大眼黑衣客问。
他机灵,他不相信姑娘说的。
老和尚大悲道:“老衲告诉这位女施主的,跟告诉施主的一样。”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