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1 / 1)
('
董胜武何许人,那有不明白的道理?他那敢再轻举妄动,一声也没有再吭,抢似的,急忙一把接过旱烟袋,转身出去了,飞快。
白净小胡子急忙跟了出去。
解玉珍从耳房出来了,杨孝这才定过了神,望着罗梅影,一双环目都瞪圆了:
“妹子好修为!”
解玉珍道:“要不兄弟怎么会让妹子留在外头,以防万一呢?”
杨孝这才想起没看见李诗:“兄弟呢?”
“已经跟去了。”解玉珍道:“从后头走的。”
扬孝道;“妹子,我要调你上总舵来。”
罗梅影道:“我不愿到总舵去,请大哥收回成命。”
杨孝还待再说。
“糊涂!”解玉珍道:“兄弟在‘北京’,你怎么能把妹子调到总舵来?”
罗梅影娇靥为之一红。
杨孝道:“我一点也不糊涂,我要把兄弟拉进‘日月会’来,他当然也在总舵。”
解玉珍道:“恐怕不容易!”
罗梅影道:“大嫂说的不错,他有他的立场,他有他的不得已!”
杨孝道:“是么?”
罗梅影道:“不过大哥可以试试看。”
杨孝沉吟未语。
解玉珍道:“到时候我来张。”
罗梅影没有说话。
第十七章
董胜武带着两个手下,在城外一条荒路上疾走,走没多远,一头扎进了一片树林。
树林相当茂密,占地也不算小。
在树林中央,有一片空地,约莫几丈方圆,树林里到处长满了杂草,唯独这片空地上寸草不生。
倒是怪!
董胜武带着两名手下,就在这片空地上停住,然后往北躬身,恭声发话:
“恭请娘娘。”
林深处,出现了一支队伍,缓缓行了出来。
这支队伍,由一顶大轿,两顶小轿,十二名轿夫,十六名随从所组成。
大轿,八抬,五彩锦绣,一如官轿、小轿,两名轿夫,一式绿呢,十六名随从,大轿八名,小轿各四,不管轿夫也好,随从也好,都是女子,轿夫,是中年壮妇,随从,则一个个都是体态轻盈,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
两顶小轿在前,那顶大轿在后,来到空地上停住,轿夫放下了轿,各自肃立,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董胜武带着两名手下恭谨躬身:“见过娘娘、公主。”
还有公主在!
那一定大轿里是娘娘,小轿里是公主。
小轿怎么会有两顶?难不成公主有两位?
大小三顶轿,轿帘都低垂,遮得严严密密。
只听两顶小轿,左边那一顶里,传出个娇美,但语带冷意的话声:
“娘娘问,‘日月会’的人呢?”
听话声,像是那天在庄院里,跟李诗对话的那位公主。
董胜武忙又躬身:“启禀娘娘,‘日月会’的人没有来。”
“你怎么说?”
“启禀娘娘,‘日月会’的人不跟咱们结盟了。”
左边小轿里那女子惊声道:“这是怎么回事。”
董胜武把经过情形说了一遍,倒是实话实说,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隐瞒。
不知道是董胜武老实,还是他不敢。
静静听毕,左边小轿里女子惊怒道:“娘娘问,怎么会有这种事?”
“回禀娘娘,属下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娘娘说一定是你办事不力。”
“属下不敢置办濂,愿领责罚。”
“娘娘要不是看你是‘平西王府’的老人,一向办事不错,也颇有功劳,定然重罚不饶。”
董胜武忙躬下身去:“谢娘娘不罪之恩。”
“娘娘说,‘日月会’食言背信,应该加以惩罚。”
“回禀娘娘,属下曾经想当场加以惩罚。”
“那为什么又没有加以惩罚呢?”
“回禀娘娘,‘日月会’有名高手在,属下自问不是对手,所以没敢轻举妄动。”
“‘日月会’有高手在?”
“是名年轻女子,以前没见过。”
“是名年轻女子,又是名高手,娘娘说正好收到驾前来侍候娘娘。”
董胜武恭应了一声:“是。”
“娘娘说,以后的事你就不必管了。”
“多谢娘娘恩典。”
“娘娘吩咐,启驾。”
左边小轿里女子一声“启驾”,十二名轿夫就要抬轿。
“慢点走。”
半空里传下清朗一声,随着这一声,半空里飞星殒石般落下一个人来,正落在空地中央。
董胜武跟三顶轿子组成的队伍之间,不是李诗是谁?
只听董胜武惊声道:“你……”
李诗一指董胜武,道:“照说你就真该受点惩罚,又把我带来了,你居然还是茫然无觉。”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