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1 / 1)

加入书签

('

曹寅连忙又拱手谢过道:“兄弟正欲相托,焉有不能置信之理,不过此事实在关系太大,所以望之殷而求之切,还望恕我一再冒渎。”

接着又笑道:“素仰马兄一诺千金不易,既如此说,兄弟倒放心了,且请看过雍邸来信,再做商量如何?”

说罢,开了书桌抽屉,取出一个封固完密的大马封来,天雄接过一看,果是雍王府官封上面写着:

内密札一件,饬江南织造交本府护卫

马天雄亲拆

连忙打开一看,不由微笑道:“果然王爷对此事颇有责备大人之意,不过卑职倒又不解了。此事我自受伤之后,迄今未敢去函惊动王驾,何以不但王爷有密札来,连那年双峰也曾专人送信来,他两位虽然不知隐清,但却牵涉大人之处极多,这就奇怪了。”

曹寅又略一沉吟道:“马兄如果并无函件呈明,那便是兄弟作茧自缚了。”

接着又长叹一声道:“其实曹某作事向来惟天可表,但是往往一片好心,到头来却成了恶意咧。”

天雄看了他一眼道:“哦!原来是大人先有信去的,这就难怪咧,但不知大人那信如何陈明王爷,能见告吗?”

曹寅不由老脸又是一红道:“其实兄弟只是据实陈明,并无半点虚诬不实之处,但不知王爷何以如此误会,便我也不解咧。”

天雄大笑道:“这事真难说得很,不用说人人是无妄之灾,便卑职自问尚无招摇之处,但王爷和那年双峰来信,却全隐约提到,好像大人还对我不能置信咧,其实卑职此番南下,王爷当面虽有训示,我到江南来,除被邀各人,不得不宣阐王爷德意而外,却未对任何人漏过一字,这不更是一个不白之冤吗?幸而我平日尚蒙王爷推心置腹,否则这冒名招摇固属不了,寻的又大抵是前明遗老顽民,万一传到朝中去,担当得了这罪名吗?”

曹寅不由老脸愈红道:“这实在是兄弟的不是,还望马兄见宥才好,不过兄弟正因马兄处事过密,所以颇为疑心,才一面密函雍邸,一面据实奏闻,以免诖误,其实却非和马兄过不去,现在马兄既然洞悉隐衷,兄弟便也无庸讳言,还请容兄弟设法把这一段事弥缝过去才好。”

接着又悄声道:“那李元豹夫妇现在均仍在此间,马兄如果不慊于心,兄弟尽可设法消恨,便欲置之死地,也非难事,对兄弟的事,却须成全才好。”

天雄闻言双眉一耸,忍不住大笑道:“自古道,冤有头,债有主,马某对主使者尚且不欲多究,何况他夫妇两个,再说,天雄出身江湖,现在虽然在雍王府任事却不敢忘本,即使未忘那一镖之仇,也该凭自己的功夫找回过节,却无须大人代为设法咧。”

曹寅闻言不禁愈加羞愧难当,再一看天雄,虽然笑容未敛,却英气逼人,正在嗫嚅着,猛听窗外有人喝彩道:“好,马兄您真不愧是位朋友,我李元豹请罪来咧。”

说着,只见那李元豹一身青绸褂裤,右手提着一柄长剑,左手一掀帘子走了进来。

天雄忙从椅上站了起来,冷笑一声道:“在下向来说话算数,人前人后都是一样,既然当着曹大人说已将那场过节揭了过去,便算拉倒,足下提剑前来,难道打算再赐教一场不成?须知你那喂毒偃月镖虽然厉害,如果明白叫阵,我还可以接得下来咧。”李元豹忙将宝剑入鞘,纳头便拜道:“马兄休得误会,小弟可确实是前来请罪,不过因恐马兄一定不依不饶,才带着防身宝剑,以图一拼,却想不到马兄竟如此光明磊落,宽宏大量,这只有令我更增惭愧了。”

天雄连忙一把扶着,一面答礼道:“李兄,你也太小看马某咧,老实说,前此承你赏那一镖,这场过节原非找回不可,但我马天雄向来一不倚官仗势,二不乘人于危,如非足下也挨了那鱼翠娘一镖,在下又顶了雍王府护卫,仍然在江湖上混,不待今日便早已寻来求教咧,还用得着曹大人做这过场吗?”

曹寅在旁,连忙老着羞脸道:“二位虽然全是江湖豪土,断不容我这俗吏折冲其间,但目前俱是朝廷职官,便全算是一家人,还望各释前嫌,不必再提前事了。”

李元豹道:“大人有命当得遵示,既承马护卫将前嫌揭过,其曲又在卑职身上,焉有再提前事之理,卑职今后不但对马兄,便对那鱼翠娘,也算揭过去了。”

接着又向天雄把手一拱道:“不过小弟便因此事,已由雍王爷令饬曹大人交有司衙门看管候命,还望马护卫矜全才好。”

天雄略一沉吟又笑道:“我却想不到曹大人竟和李兄合而相试,幸而马某禀性磊落,绝不含糊,否则不但贻笑大方,李兄手中这柄长剑也许又要令我一开眼界咧。不过,我对此事还是那句话,只能惟力是视,如可代为弥缝,自当尽力,但如力不从心,二位也难尽责咧。”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